即使现在,跨越这样的冰河仍然不容易
但如果回到1300年前,以普通人的感受来体验文成公主,那又是另外一种景象。16岁的文成公主更多地肩负着使命和任务,从西安走上青藏高原,走向拉萨,不知道当年她是否是沿着现在的青藏铁路线路艰难行走,也无法知晓那个小姑娘一路上是什么样的真实心情,但从路两旁那些寸草不生黑黝黝的荒山到冰封千里近在咫尺的雪域高原,自然的突兀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年轻公主的心情,也注定使这场走向拉萨的旅程非同寻常。尽管随同携带大量珍宝、经典等陪嫁品,但这些能够一定给她带去足够的快乐吗?这场艰苦的旅行非常漫长,文成公主沿着当时的天路一走就是三年,出发时二八佳丽懵懂人事的小姑娘,历经辗转来到拉萨变成了20岁的大姑娘。不知道这个过程中,文成公主有没有后悔过自己最初的选择,也不知道她又是如何克服思念家乡亲人情绪的。现在看来,这样穿行青藏高原的过程何尝不是一种壮士断腕一去不复还的英雄气概,单凭这一点,我们就要为当时才十几岁的文成公主点赞……
文成公主为了国家,为了和平,她用脚步丈量的几年正是自己心路与天路不断交替成长的过程,这些体验使她进藏后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社会与生活,传播文化文明,铸造友谊和平,在西藏度过了36年的人生。时至今日,文成公主在藏族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与文成公主不同,南宋最后一位末代皇帝宋恭帝赵显则是怀着另外一种心情踏上青藏高原的。
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在古代穿越青藏高原时作用不可替代
700多年前,赵显作为南宋的末代皇帝被元朝俘虏后一直静养在北京生活。后来,忽必烈下令让“瀛国公赵显学佛法于土番”,其母全皇后出家为尼。一对母子从此骨肉分离,天各一方。无法知道当年19岁的赵显从北京踏上前往拉萨的行程到底又是走了哪一条线路,也无法知道在这次行程中又经历了多少艰险,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能深切地体会到既失江山、又失娘亲的赵显一定是悲痛欲绝,萎靡不振。当年古人的分离或许就是一场毫无音信的永别。走在渺无人烟的高原荒漠,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赵显的精神,使他艰难但又成功地穿行青藏高原到达拉萨。
赵显无疑是具有皇族气息和文化遗传基因的人。也许是为了忘却伤心的旧事,也许是其天资聪明,总之,入藏的赵显潜心学习藏文,很快学有所成,在藏佛界崭露头角,成为把汉文佛典译成藏文的翻译家,甚至还担任过萨迦寺的主持。这些成就足以看出,赵显在藏传佛教方面的成就和地位。赵显作为曾经的末代皇帝能够静下心来潜心研究佛学,并且成为大师级人物,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传奇的人生经历和转身。时至今日,我们没有办法求证这种经历在他的内心是否安稳和精彩,也无法知道这种转身于他是否真的心甘情愿。有一点是准确的,赵显在西藏度过了整整35年,期间再也没有机会踏入中原和那梦魂牵绕的江南故乡!三十五个春夏秋冬,在混合着雪水清甜和酥油暗香的土石寺院里,在星月流逝不见异同的诵经日程里,江南或北国的回忆是否会偶尔袭上他的心头?
沿青藏铁路从西宁到拉萨只要21个小时
历史是久远的,也是不可复制的。当年的文成公主和赵显一定不会想到,多年以后的今天,只需要20多个小时的时间,人们就可以穿行当年他们拚其所有几年才能闯过的“生命禁区”。如果生命真的有轮回,就请他们穿越时间空间再次回到现实人间,与现代人一起体会重新穿行青藏高原的过程和欢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