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梦
我离开家乡南三岛到市区生活已有二十多年,但家乡的一草一木依然在我的脑际留有清晰的印象。
每天晚饭后,我都喜欢漫步于观海长廊,聆听涛声、鸟语,眺望着南三大桥。南起南三调安村,北接麻斜赤后村的南三大桥,犹如一条巨大的银白色的蛟龙横卧在碧波之上,成了湛江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看着这美丽雄伟的大桥,过去一水隔天涯的苦况就会时不时涌上我的脑际。
作为全省排名第二,在全国排名第七的南三岛,总面积达123.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83公里,是湛江市距离市区最近的海岛之一。南三岛具有亚热带海滨旖旎风光,“南三听涛”于2001年被评为“湛江八景”之一。它资源丰富,海产、土产,林业资源、风力资源、矿产资源等应有尽有。但一海之隔,交通不便,使它拥有美名而无法亲近,富有资源而无法开发。曾有一些广州民营企业在南三购置了地产物业,因为交通不便而使开发搁浅。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已在南三岛建成了漂亮的旅游度假村伊甸园,也因交通不便而生意惨淡。
千百年以来,家乡的人就为这距离霞山仅2公里的海湾所苦。有多少个日日夜夜,人们为了抢救病危的人但被狂风暴雨阻隔而焦急万分!有多少个春夏秋冬,人们为了把货物销往岛外但被浓雾迷航而无可奈何!
有一座桥该多好啊!南三人在做着同一个“桥”梦。家乡的志士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们面对着窄窄的海湾,望着波涛起伏的海面,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他们决心建一座跨海大桥,圆祖辈们的心愿,以改变家乡的面貌!
2005年,南三外出工作的人士成立湛江市振兴南三经济促进会,推举陈臻为会长,发起建设南三大桥倡议。当年12月,李忠、李华盛、黄壮强、傅腾强、莫延昌、黄土群、郑石轩、郑罗丰、关子敬等九位南三籍企业家,慷慨解囊,无偿捐款6000万元建设南三大桥。南三经济促进会的各位领导、南三各位乡贤,以及各界知名人士群策群力,共同奋斗,为宝岛建设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各级人民政府,他们肯定了南三人民自发建桥的精神,从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鼎力支持,为南三大桥最终建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经过6年的奋战,大桥终于在2011年建成通车。通车那天,锣鼓喧天,雄狮起舞,彩花高飞,惠风浩荡,岛内岛外,喜气洋洋!
大桥通,一通百通,贯岛公路重新铺设,路灯立起来,公交车也开通了,人们可以坐着漂亮的公交车到霞山,到赤坎,探亲访友,喝早茶、叹夜茶。是大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桥通,路通,大大促进了南三岛的社会经济发展。
市委、市政府在湛江五年崛起的大战略中,将南三升格为“湛江市南三滨海旅游示范区”,希望它成为湛江新的经济增长极,要将它打造成滨海度假冬休养老基地、邮轮母港、军事文化园,集高端居住、商务会议、休闲度假、养老康体、游乐于一体的多元化亚热带滨海休闲海岛。目前,已有50多家知名企业到宝岛视察。有的已签订了投资意向书。今年6月6日,又传来喜讯,南三岛名列“广东省十大美丽海岛”。宝岛锦上添花,前程无限美丽。
每当我乘坐908路公交车,从昌大昌出发,经过南三大桥,在桥上,看云卷云舒;往桥下,看鸥飞鱼跃,百舸往来;在途中,看经济快车装满鲜鱼鲜虾、蚌螺和红心鸭蛋、红萝卜、红心番薯等土特产奔驰在金光大道上,看旅游快车载着五湖四海的游客,在歌声中驰向海岛,我心中就充满了无限的喜悦和自豪,一种梦圆了的畅快溢满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