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通街的北段旧称古老渡街,是湛江最古老的街道和渡口。
古时大通街是临海的街道,据资料记载:明清时代在大通街与民主路之间有10处青石砌就的踏跺步级式码头。昔日这里帆樯林立,货栈如织,街道两侧均为砖木结构楼房。随着上世纪20年代的填海造城,海滩没了,来往的船进不来了,商业中心外移了,从此大通街没有了商贸货栈、没有了喧闹繁华,没有了来往船只,只有民居住宅、寂静的码头遗址和静谧沧桑。
对大通街最感兴趣的并不是那狭窄弯曲的街道和两旁的民居,而是那青石砌成的曾经的十处码头。只有看到那残存的码头才有可能让人无限遐想这里曾经的模样。
为了找寻这十座古码头,三进大通街,由于语言交流障碍无法问路寻觅,只能是手握手机看着百度地图和资料来回在大通街与民主路之间上窜下跳,左瞧东望,费了不少周折,不过十座码头中现存的八座终于都找到了。
这张地图上标有数字的紫兰色彩条即为古码头所在处。按资料排序自北向南依次为1-10号码头。
原码头均用青石条叠砌成踏跺,宽度、长度、高度依坡坎而定,各不相同。但现存的码头在历经了沧桑后基本没有了原来的模样,已涂抹上现代的印记。
1号码头:位置可能在民主路上晨光小学大门处,已没有半点码头的痕迹了,那就把这校门前的几级台阶权当为当年的码头台阶吧。
2号码头:大通街北端斜坡出口,已没有青石台阶,只有被水泥覆盖着的拐了个弯的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