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建设特色民俗文化园

2013-10-20 16:46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李文莉

古榕独木成林

走进调顺村,映入眼中是各个路口的大榕树,距今己有几百年的历史。树龄最长的古榕要数位于调顺黄氏宗祠旁和天后宫后面的古榕,独木成林,遮天蔽日,至今已有700多年,覆盖面积近2亩,是调顺岛现存的最大古树。这棵垂叶榕上直直地垂下数百条根,每条树根都呈大腿般粗壮。这树枝根茂密的榕树林成为了一个小乐园,远远望去宛如一座天然绿色帐篷。古榕树下摆着一张张水泥筑就的台凳,每到夏日,坐满了乘凉聊天的村民。

村中文物众多

调顺祖庙由调顺村文化名人黄车炳设计,自2009年开始动工,大概今年年底完工。调顺祖庙虽还没完工,但其高贵辉煌的样子已清晰展现。这座祖庙面积约1300多平方米,高大雄伟,外观气势非凡,建筑艺术别具一格,赫然矗立在村中。庙宇呈朱红色,秀美而典雅,肃穆而庄重。在湛蓝的天空下,金红色的屋瓦重檐庙顶,显得格外辉煌。

调顺祖庙是垂檐歇山式仿古建筑,在本村特色的基础上,传承福建闽南建筑风格,以中原特色装饰,并融入岭南特色。调顺祖庙庙顶用金红色的瓦铺盖,展现中原风格,三个衔接的复式屋顶,呈楼阁形,红瓦金檐,闪闪生光,给人以一种庄严伟壮的感觉。

走进庙里,让人叹为观止,整个庙堂布局严谨,左右对称,贴金彩、画,装饰细腻,造价极高。庙庭里摆着一排排屏风,每块屏风上都雕刻着一个历史典故,有三顾茅庐、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桃园结义、梁山好汉等,栩栩如生。殿前8条白色石檐柱包围8条红色木金柱,全是坤甸木,漆光鉴亮,上面有黄车炳亲自拟的对联。庙里的横梁上共有16版历史典故图画,雕刻玲珑精巧。黄车炳介绍,整间祖庙的建设不用一钢一筋,保留古代建筑方法,用岩石、砖头和沙土等建成。

村中古井众多,当年先民来到海岛上定居,首先要解决喝水的问题,前前后后于村中各处挖掘了几口大水井。北边井,相传已有600多年,是调顺村最早的食水井,六角形,深约3米,直径1米多;后田井,建于清初,圆形,深约4米;下边井,建于清代中叶,六角形,深约2米多。这些古井,井面与地平,周围建有井栏,古朴大方。井口绳痕累累,井沿上烙下了村民站在上面打水的脚印。

井水清凉透彻,甘甜的古井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调顺子孙。虽然现在调顺村己安装上自来水,但喝惯了井水的村民仍会挑井水用。

石狗是雷州半岛特有的信仰图腾,而三面石狗更是珍稀。调顺村中的三面石狗立于临海的木麻黄丛中,制作祀奉始于明朝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从福建省浦田县搬迁至岛上,已有600多年历史。调顺村祀奉的原各种石狗共六尊,现单面石狗有二尊,三面石狗仅一尊。正面正对大海,左右两面各向着两边的海岸线。历代村民崇拜三面石狗为保护神,祈求它保佑风调雨顺,丰衣足食,渔民出海平安。世界上只有古罗马记载有三面石狗,广东三面石狗仅有三尊,调顺岛拥有一尊。

1234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湛江的墙,会讲故事
  • 游鱼跃彩  民俗流芳
  • 踏青赏花 春色醉人
  • 麻章区2025年“南粤春暖”暨重点群体专场招聘会举办
  • 天宇上演金星伴月
  • 惠风拂南国 繁花竞港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