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氏一路南下迁往徐闻北潭
北潭村邓氏家族从何而来?据《徐闻文史》资料和村中《邓氏族谱》等记载,北潭邓氏始祖在东晋时原居南阳邓州,从唐代初年时家族由中原南下,在成功穿越南岭后定居在广东省嘉应州,南宋后举族人在广东省惠州府短暂停留休整后,迁至广东省新安县(今广东宝安、香港新界一带)定居。
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已定居新安县的邓正考中恩科举人,被委任为琼州府(现海南省)澄迈县教谕。邓正任满后率家眷北归并落居徐闻县西区各水(今徐闻县境内角尾乡)。200年后的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邓正的第四代孙邓邦俊见北潭村背山面海,风景秀丽,于是与家人商议后,便带着家眷由徐闻县西区迁居北潭,其也就成了北潭邓氏的始祖。
此后,在邓邦俊的调教下,在北潭村定居后的这支邓氏后裔子孙功名辈出。记者在当地文化部门的帮助下查阅了清宣统《徐闻县志》中“选举志”上的记述得知: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丙午恩科邓廷璋中武举(敕授武略骑尉截取守御举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戊申恩科邓廷标中武举(敕授武略骑尉截取守御举人),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乙丑恩科邓国霖中文举(特授浙江省处州府青田知县),邓国霖之子邓建銮官至京章行走。
邓氏乡贤邓国霖因劳累瘁死于任上
提到北潭村邓氏家族,就不得不提清代的雷州乡贤——因劳累瘁死于任上的知县邓国霖,和仍留在村中的邓国霖墓和邓国霖故居等。据陈木云先生所编写的《历代青田县令撷英》一文中所记述:邓国霖(1852—1909),字泽春,号澄潭,广东省雷州府徐闻县北谭村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邓国霖中举人,被诰授浙江省处州府青田知县,政声斐然,最后因劳累瘁逝于任上。
据当地史料部门介绍,值得一提的是,邓国霖在任上去世后,青田百姓皆痛哭,而其家属希望将其运回徐闻原籍安葬,但由于其为官清廉身无长物,而且浙江青田离徐闻县路途相当遥远,微薄的家资使家人不足以运送其灵柩返乡。在获悉这一情况后,青田县百姓和乡绅纷纷出资,并选出专人负责护送其灵柩,经一个多月的跋山涉水终于运抵徐闻。到达北潭村后,邓氏族人择地将邓国霖葬于徐闻县下桥二十四坑前约三百米处的北潭沟田边。故当地人又称“北潭墓”、“知县墓”、“举人公墓”,墓前原有两对石狮,现仅存一对,雕刻工艺尤为特殊。墓围皆用青石细琢构砌,呈弧形。不幸的是该墓于1972年被盗,经维修复原后,2005年4月29日被徐闻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在2007年该墓又再次被盗,而墓前仅存的一对石狮及其他饰物皆已丢失。
至今邓国霖墓已成为徐闻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徐闻籍知县墓葬,也是迄今雷州半岛发现最完好的清代知县墓葬之一,这一点为研究清末民初徐闻政治状况提供了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