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蹄疾步稳迈进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大道 乘势而上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湛江新篇

2025-04-10 08:5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记者陈彦 林宇云 图/记者欧阳泽

大水桥水库。

又是一年春好时,南海之滨风正帆悬,港城大地万象更新。

回首2023年4月10日至13日,也是在这样和煦温暖的春光里,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首站来到湛江,手把手教导我们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谆谆嘱托,言犹在耳;重任在肩,只争朝夕。湛江市锚定“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高标准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全力以赴抓经济、抓民生、抓环境、抓作风,加快打造产业湛江、生态湛江、平安湛江、鲜美湛江、文明湛江、幸福湛江,坚定不移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两载光阴里,湛江以向海图强的壮志破浪前行,凭产业夯基的定力深耕沃野,在碧海蓝天间奏响新时代的奋进强音。这座祖国大陆最南端的活力之城,正以拔节生长的姿态,在新时代的春天里铺展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

强产业

向海图强  向新发力

港产城“融”出发展新动能

2025年3月28日,由湛江湾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网箱型工船试验平台“湛江湾1号”建成下水。短短一年内,“恒燚1号”“湛江湾1号”两个“巨无霸”先后建成,湛江湾实验室研发设计的“湾区伶仃”号姊妹船项目也即将交付,不仅是广东省深远海养殖领域的重大里程碑,也为我国深远海养殖产业注入全新的理念与发展模式。

深蓝之上,喜讯频传。3月31日,广东海洋大学组织专家组开展硇洲族大黄鱼本土化人工规模化繁殖的现场测产验收。湛江团队在硇洲族大黄鱼的人工规模化繁育中不断取得突破,跨区域携手破解野生大黄鱼“出水即死”科研困局。今年1月至3月,7万尾苗种和约100万尾仔鱼的“成绩单”,打了一场“种业翻身仗”。

“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基础,要把这项工作做精做好。要大力发展深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

一个个“深海重器”下水,“万尾竞游”激活海洋牧场。近两年来,海洋大市湛江奋力向海图强、向新发力,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水产种苗产量居全省第一,重力式网箱、大型养殖平台、大型装备种类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凭借独特热带海滨风光,湛江滨海旅游业蓬勃发展,2024年接待游客、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3.9%、11.3%。

作为港口城市,湛江依海而生、因港而兴,临港产业集聚发展蒸蒸日上。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的核心装置稳步推进建设,乌石油田群开发项目投产,宝钢湛江钢铁零碳高等级薄钢板工厂项目开工建设,廉江核电、中科炼化2#EVA等项目加快建设,徐闻海上风电场300兆瓦增容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连续两年在全省考核中获“优秀”等次,今年湛江市再获省财政专项资金2.5亿元助推主平台“加力提速”发展。《湛江临港经济区建设总体方案》获省政府印发,区内共引进产业项目超100个、总投资额超420亿元,打造世界级临港产业集群和出口加工区蹄疾步稳。

眼下,湛江港产城共进,“融”出发展新动能。《湛江临港经济区乌石片区概念性规划和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西城片区21个重点项目顺利推进,高铁新城片区市政路网初具雏形,海东新区起步区累计完成投资16.46亿元,空港经济区空港物流产业初具规模。

活力涌动的湛江接连伸出“橄榄枝”,以满腔热忱和广阔机遇向全球投资者张开怀抱,广东省民营企业家、广东省属国企、石油化工跨国企业、央企、银行机构等纷至沓来,共达成协议投资额1765.23亿元。今年1月至2月,湛江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名全省第一。

塑优势

“朋友圈”再扩围

积极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

“把徐闻港打造成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现代化水陆交通运输综合枢纽。”殷殷嘱托,言犹在耳。

近两年来,湛江积极抢抓机遇,坚定扛起“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和“与海南相向而行”的时代使命,以建设琼州海峡“黄金水道”和客货运输最佳通道为重点,坚持内联外通、拓展纵深,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在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塑造新优势。

纵观陆上,湛江“与海南相向而行”工作频频发力,在徐闻县“与海南相向而行”第三届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上,集中开工重大项目9个、总投资47.7亿元;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产业推介会暨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27个项目签约总投资253.06亿元,持续拓展徐闻与海南产业链“朋友圈”。

眺望海上,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加快推进;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应急保障基地正式启用,将助力“黄金水道”高效运转,为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的互联互通筑牢安全屏障;深圳、湛江、海南三地关港成功启动“并行港”物流新模式,2024年对接海南集装箱量同比增长23.6%。

仰望天空,徐闻—海口无人机跨琼州海峡物流配送实现常态化运营;“三亚—湛江”国内首条省际跨海直升机航线成功首飞,湛江—海口“空铁联运”、儋州西庆—湛江吴川航线、海口—湛江低空交旅融合航线陆续开通,不仅方便旅客出行,也为游客解锁俯瞰美丽海峡新视角。

在推动琼州海峡一体化发展的同时,湛江立足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优势,既做深做透“区域协作篇”,又谋划写好“双向开放卷”,进一步拓宽开放视野、提升开放能级。

广州市—湛江市产业转移合作园2024年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达20%以上,擦亮“广州研发+湛江制造”名片,实现从“传统飞地”到“反向飞地”的双向奔赴;广东—东盟产业园国际合作联盟成立,成员园区增至10个,共同推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联动;以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纽带,累计运营海铁联运班列线路41条、跨境班列线路6条,助力新通道完成从“一条线”到“一张网”的华丽蝶变;2024年湛江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增长超过80%……湛江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链接和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

地处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湛江手握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背靠中南、西南腹地,面朝广袤的南海。近年来,湛江全面畅通内外循环通道,加速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胜势。2024年湛江吴川国际机场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增长23%;广湛高铁年内建成,合湛高铁开工建设,湛海高铁广东段建设项目用地预审获自然资源部批准;茂湛高速改扩建工程、环城高速南三岛大桥等项目建成通车……这座城市的发展脉搏跳动得愈发强劲。

优生态

提升发展“含绿量”

绘就绿美半岛生态新画卷

俯瞰雷州半岛,古老的红树林群落如一颗颗绿宝石,镶嵌在蜿蜒的海岸线上。“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殷殷嘱托,湛江时刻牢记在心,并按照省委“把湛江红树林打造成生态文明新名片、绿美广东新亮点”的指示要求,凝心聚力建设“红树林之城”。

当前,金牛岛红树林片区绿美示范点建设加快推进,前来打卡“国宝”的游客日渐增多;徐闻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项目建成,完成红树林造林1564公顷、修复1126公顷;湛江市红树林文化中心揭牌启用,打造成具有湛江特色的红树林科普展览馆;湛江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通过全国竞争性评审,获3亿元中央资金支持,专项用于红树林的营造与修复。

近日,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发布最新鸟类调查数据,2024年至2025年共记录到鸟类16目45科171种,鸟类多样性及种群规模较往年持续提升,并首次在广东境内发现新纪录鸟类线尾燕。勺嘴鹬、黑脸琵鹭、小青脚鹬、黑嘴鸥等濒危物种频繁造访,正是湛江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成效的鲜活实证。

以建设“红树林之城”为抓手,湛江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绿意浸染的半岛上,谱写出一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诗篇。

蓝天与碧水是最珍贵的生态馈赠。在污染防治强力攻坚之下,湛江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取得累累硕果。2024年,湛江市环境空气质量、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稳居全省前列,7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考核目标,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

随着绿美湛江生态建设“七大行动”深入推进,湛江大地绿潮涌动,处处洋溢勃勃生机。去年,实施林分优化、改善林相1.7万余亩,完成林分抚育提升3.1万余亩,乡村绿化种植苗木150万余株。建成碧道61条约206公里,市级“美丽庭院”创建超过5万户。

4月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公开征求意见稿)》,共纳入101个项目。其中,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的零碳高等级薄钢板工厂示范项目入选。在此之前,湛江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通过验收、中科炼化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通过工信部验收,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逐渐融入城市发展血脉。

逐绿前行,湛江收获了一张又一张高含金量的新名片:金沙湾入选国家级美丽海湾,特呈岛入选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零碳岛屿典型案例,湖光岩湖入选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今年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再次向媒体记者发出“到雷州湾看白海豚”的诚挚邀约,中华白海豚、湛江红树林等生态名片持续擦亮,绿美半岛、蓝色海湾魅力彰显。

惠民生

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交出人民满意的“幸福账单”

徐闻县城东面,大水桥水库如一颗“大心脏”静静地滋养着一方百姓。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大水桥水库视察时指出,要把水资源优化配置抓好,加快全面推进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推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尽早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近日,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传来捷报,工程输水管线铺设达129公里,实现进度过半。在湛江、茂名、阳江、云浮等地,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多点推进、施工正酣。5年之后,这些输水管道将如同一条巨龙,将四地串联起来。汩汩西江水注入雷州半岛,自古苦旱之地将迎来新的生机。

湛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力配合推进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湛江分干线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9.50亿元、完成总投资额的18.67%。与此同时,湛江把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二期作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推进,百库千塘万池输水储水网络4个试点镇全部开工。四个试点项目建成后,将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4.5万亩,服务高标准农田11.7万亩,打造水美乡村节点10个以上,提高区域水资源综合保障能力。

作为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向南输水的接点站,大水桥水库幸福河湖项目正如火如荼开展,主要实施河湖系统治理、河湖管护能力提升、助力流域发展三大任务,预计今年9月完工。“水清、水美、水富”的美丽图景正不断从“施工图”转变为实景画。

小小一滴水,“惠”聚大民生。以加快推进水利工程为牵引,湛江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努力让湛江父老乡亲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刚刚过去的2024年,湛江全面完成省市民生实事;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4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51万人;建成“长者饭堂”137个;开工建设公租房160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502套,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19个;广东实验中学湛江学校初中校区启用、市第一中医医院完成搬迁、市妇幼保健院经开区院区建成使用;涉黑恶警情、发案数同比分别下降45.5%、35%……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美好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百千万工程”的春风拂过,广袤的红土地成为希望的田野。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首位,预制菜产值超百亿元。110条风貌管控提升示范带连片打造工作加速推进,第一批典型镇建设成效深化提升、典型村培育项目全部竣工,第二批典型镇“七个一”项目全部建成,美丽宜居村覆盖率达83.85%,2个镇、27个村入选省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创建名单。

站在新的奋斗起点,湛江将纲举目张落实好“四个抓”工作体系,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干,以产业湛江锻造发展引擎,以生态湛江书写绿色答卷,以平安湛江守护万家安宁,以鲜美湛江打响文旅品牌,以文明湛江雕琢城市品格,以幸福湛江浇灌美好生活,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湛江实践新篇章!

编辑:梁海飞
值班主任:苏碧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蹄疾步稳迈进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大道乘势而上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湛江新篇
  • 良种接续“上新”  湛江“芯”动能澎湃
  • 打造现代化水陆交通运输综合枢纽
  • 金牛岛上碧波漾  守护“国宝”成共识
  • 写好引水文章  擘画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 湛江文化中心将于5月完成施工建设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