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产业帮扶林”种下绿色希望

2025-03-13 08:13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林无涯

3月11日上午,湛江日报社组织党员干部在遂溪县城月镇石头塘村,为该村捐种一批水果新贵品种“梦得蜜5号”榴莲菠萝蜜树苗。(3月12日《湛江日报》)

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时节,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

植树节,作为播撒绿色希望的重要节日,承载着改善生态环境的使命。而在当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力提速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大背景下,植树节被赋予了更为深远的意义,成为连接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键纽带。

换个角度看,植树节种下的树苗,不应仅仅被视为绿化的点缀,更应被看作是产业发展的“种子”。就像湛江日报社在石头塘村种植的“梦得蜜5号”榴莲菠萝蜜树苗,这些树苗成长为果树后,将在丰产期为村集体带来每年5—20万元的增收。这不仅能壮大村集体经济,更重要的是为村子打开了一扇特色产业发展之门。植树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性资源,以果树种植为核心,可以延伸出农产品加工、销售以及乡村旅游等多元产业。例如,成熟的果实可以进行深加工,制成罐头、果干等产品,提高附加值;围绕果园可以开展采摘体验、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吸引城市游客,进一步拓展收入来源。以植树带动的产业发展还能促进乡村与周边城镇的产业协同,形成产业链条,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这正是“百千万工程”所追求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体现。

更值得点赞的是,打造“产业帮扶林”的做法,为树苗的后续护养带来了新模式。俗话说,“三分造林七分管。”树木栽下后,如果任其自生自灭,成活率肯定堪忧。管护不到位,影响树木生长,甚至会导致前功尽弃。对此,一些城市开展“认养一棵树”的活动,让市民成为树木的“监护人”,负责树木的日常养护和管理。从后续护养的角度来看,湛江日报社以植树节为契机打造“产业帮扶林”,则更巧妙——“报社负责种苗,林地的后期管护与林果收益由村集体负责”的创新模式,巧妙地将树木管护与产业发展紧密捆绑,为后续护养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产业帮扶林”让村集体真正成为林地的主人,每一次浇水、施肥、修剪,都饱含着对未来收益的期待,使得管护工作不再是被动任务,而是主动追求。

这种“产业帮扶林”管护模式,还具有良好的示范与推广价值。它为其他乡村在开展植树造林与产业发展项目时,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各地乡村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合作模式。比如,一些具有特色农产品资源的乡村,可以引入企业提供种苗与技术支持,村集体负责管护与部分销售工作,共同打造特色产业林。这种模式不仅能推动绿美湛江生态建设,还能解决树木管护难题,促进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赋能“百千万工程”。

编辑:王闻闻
值班主任:莫松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湛江千行百业“AI+”加速跑 数字赋能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 湛江日报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石头塘村捐种产业帮扶林
  • 政企校共筑空港绿廊
  • 春耕时节 生机盎然
  • 数十台房车安营吴川稳村
  • 市三幼举办“遇见·她力量”巾帼芳华展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