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湛江注重抓好女性人才选育管用工作

激扬巾帼之志 凝聚人才之力

2025-03-08 09:3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记者林艳芳 通讯员湛组轩 图/受访者提供

第115个“国际劳动妇女节”如约而至,湛江各行各业涌动着女性人才的创造活力与担当精神。在科技攻关的最前沿,她们应对挑战、潜心研究,攻克一个个难关;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她们掌握一技之长,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在创新创业的浪潮中,她们勇于创新、突破自我,展现自信自强的动人风采……

近年来,湛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部署开展“人才工作提质年”行动,树立“大人才观”,调动社会各层面人才力量,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贯通女性人才选育管用全链条,组织、妇联、科技、人社等部门协作联动,推动形成女性人才积淀与湛江城市发展同向并行良好氛围,为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奉献“她”力量。据统计,目前我市女性高层次人才占比达44%。大批中青年女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创新体制机制  激发敢为“她动能”

为进一步激发女性人才创新活力,营造女性成长成才、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湛江市持续出台有利于女性人才发展的政策,推动各地各单位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女性人才成长。

湛江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提出,要坚持性别平等、机会平等,为女性人才成长进步、施展才华、发挥作用创造更好环境,努力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女性人才。

《湛江市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部署推进巾帼人才强基培优工程,引导女性人才尤其是女性青年人才从事科学和技术研究,加快女性人才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的机会。

湛江深入实施“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人才振兴计划”,支持更多女性人才参与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攻关,发挥海洋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作用,进一步提升女性人才技能水平。

此外,湛江发挥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的作用,针对性提供技能培训、柔性引才、技术指导、人才交流等服务,促进女性人才与产业发展相对接。

根据《湛江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及人才卡服务实施办法》,湛江市已为7000多名各类优秀女性人才办理了“高层次人才卡”,加强对女性人才的服务和关怀,持续优化女性人才工作生活环境,小小卡片,传递的不仅仅是服务,更倾注对女性人才的尊重。

聚焦高校毕业女大学生群体,湛江大力开展“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加强政策宣传推广,为女性人才储备蓄力,为创业就业发挥示范效应。5年来,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比例不断提高,性别结构趋于平衡,这为更多女性成长为高层次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新时代,女性人才规模持续扩大,素质显著提升。湛江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女性人才作为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下一步,湛江将继续充分发挥女性人才在各领域的优势,推动职能部门持续为全市女性人才发展进步搭建平台、挖掘资源、打造阵地、提供支撑,致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集聚更广泛的人才资源。

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王锂韫(左三)带领团队开展科研工作。

科技自立自强  撬动创新“她智慧”

近年来湛江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巾帼行动”落地见效,为全市女性科技人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帮助,为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女性力量。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湛江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创办企业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对于技术成果交易、产学研合作给予政策补贴,同时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创办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按照“精准施策”原则,划分企业类型,分梯度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作为湛江市高层次人才,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王锂韫,通过广东省“扬帆计划”“紧缺拔尖人才”和湛江人才政策的选拔来到湛江。当前她主持国家和省、市多部门多个重要科研项目,已在行业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4篇,制定规范化南药种植标准,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制药高级工程师蒋桂香是广东双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质量总监,她深研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新工艺的研究及产业化”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血浆综合利用技术——人血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类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获湛江市科学技术奖,“压滤工艺分离人血浆蛋白的方法”获得广东省发明专利金奖。她还将其他研发产品出口多国,为国内及国际友人的健康贡献了力量。

湛江属台风多发地区,科技创新是气象事业发展的驱动力。湛江市气象局工程师符靖茹和李勤英通过人才政策引进落户湛江,主要从事天气预报、专业气象服务及气象防灾减灾等工作。多年来在防御暴雨、台风、强对流天气等各项气象服务过程,她们出色完成预报预警服务工作,取得多项气象科技创新成果,以过硬的技术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国有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女性人才在其中勇挑大梁。作为湛江市高技能人才专家库专家,王元芬是国有企业湛江港集团散杂货分公司维修中心维修二队副队长、高级技师。她参加工作29年来,一直奋战在港口生产一线,练就一身过硬技术本领。近年来,在技术创新方面,她每年都有技术创新项目获得技术创新成果奖和国家实用性发明专利。

“女性科技人才队伍规模逐步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能力显著提升,但从总体上看,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市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女性科技工作者和女性创业者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妇联有责任有义务为女科技工作者干事创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王元芬(中)开展日常维修工作。

投身数字经济  点燃发展“她成就”

湛江举办“巾帼优品”女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引领全市广大女性积极投身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优选并推广涵盖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业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化效率提升业等五个领域的创新项目,构建特色鲜明的“她经济”流量生态。

广东海洋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院长彭小红教授,以国家级专业建设、国际认证、产教融合等标志性成果,成为粤西高等教育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者,为地方高校新工科改革提供“海大方案”,持续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她主导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功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率先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填补粤西地区该领域国家级认证空白,为区域工程教育树立标杆。

在教学改革中,彭小红首创“1+3+6+N”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获2024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近三年指导学生斩获“互联网+”“挑战杯”等省级以上奖项867项,孵化企业36家,其中广东凡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年营业额突破50亿元,成为华南互联网行业新锐。在科研领域,她攻克智慧养殖关键技术,研发的“陆基智能投喂系统”获广东省工业软件科技二等奖,在10余家企业应用后新增利润超7500万元,推动水产养殖效能提升60%,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岭南师范学院教授高秀娥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领衔团队攻克生物电阻抗分析(BIA)技术难题,首创基于生理信息熵的人体成分建模方法,建立首个中国人种特异性健康数据库,填补国内体脂率、内脏脂肪等16项核心指标精准检测空白。其研发的孕期营养闭环干预系统,使妊娠期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显著下降,构建的“检医结合”云健康管理平台覆盖全国数十家医院,近三年服务超4200人次,节省医疗成本逾2000万元。

在糖尿病防控领域,高秀娥创新开发多模态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揭示II型糖尿病风险因果网络,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研究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主持参与国家863计划、省重点专项等科研项目10项,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教学成果获广东省一等奖,牵头建设省级一流课程及教学团队。目前,她带领的团队正推进“数据—AI—远程干预”全链条数字疗法平台建设,为《健康中国2030》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推动个体化医疗迈向新高度。

广东移动湛江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詹艳桃深耕信息科创领域27载。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她围绕湛江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打造“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面对千行百业的多元化需求,她深度挖掘行业运营潜力,整合优质资源,为湛江数字政府建设、智慧城市发展、社会治理优化、城市管理精细化以及信息惠民能力提升等做出了卓越贡献。詹艳桃重视女性员工的成长,搭建宽广大舞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巾帼转型。凭借卓越成就,她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广东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重点产业发展  闪耀奋斗“她力量”

放眼湛江,一股日渐壮大的“巾帼力量”在重点产业最前沿冲锋陷阵,她们在南药产业、海洋渔业、农业产业、创新创业等各个领域作出杰出贡献,充分彰显出巾帼之智。

近年来,湛江全力打造国家“蓝色粮仓”,加快建设全国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市。瞄准家乡定位,“海边姑娘”梁欣颖返乡创业,选择了发展壮大现代金鲳鱼产业作为奋斗的方向。2021年,她成立湛江市海边姑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经营水产业,推动金鲳鱼“游向”全国人民的餐桌。鱼苗、饲料、养殖、加工、销售,她点点学;从近海木排到深海网箱,她一步步挺进深蓝;从产品研发、包装设计、多样化食材加工、深加工产品创新、市场营销推广等,她坚定走起自主品牌之路。

投身金鲳鱼产业的8年里,梁欣颖经历过金鲳鱼价格的高峰和低谷,深知金鲳鱼品牌打造的重要性。为规避风险,她成为雷州流沙村首个购买海洋牧场保险的养殖户,陆续带动身边不少养殖大户购买保险,共同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如今梁欣颖已拥有58个深海网箱。“养殖规模达到一定的量,就要做好全产业链,包括品牌运营在内。”2022年以来,梁欣颖试水短视频,自学剪辑。投苗、看鱼、换网、丰收、参加论坛,一个个鲜活的工作场景被记录下来,通过网络世界传播出去,让越来越多人了解金鲳鱼,致力于擦亮湛江“中国金鲳鱼之都”的招牌。

具有博士学历的朱宇珍现任湛江湾实验室党委委员、主任助理兼科研发展部部长,主要从事科研管理及成果转化工作,围绕海洋生物的高价值化利用及现代化海洋中药开发等方向开展研究。当前她主持省市项目8项,参与国家及省市级项目多项。

在建设现代海洋牧场方面,朱宇珍带领团队充分用好湛江湾实验室平台,在科研布局方面探索全产业链创新,从养殖装备、养殖智能化、优质鱼类育繁推、养殖鱼类精深加工、能源自供给、养殖服务保障、通信及大数据等板块的多个关键技术进行平行攻关,同步创新。在成果转化及产业孵化方面,她积极探索“实验室+平台公司”模式,以龙王湾公司为依托,聚集湛江湾实验室和龙头企业打造海洋牧场创新联合体,在研发转化、招商引资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发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和资金链的“四链”融合,构建高水平海洋牧场产业发展格局。

陈小芹是新时期技术型、知识型、创新型产业人才,参加工作25年来,她以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创新意识,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钢铁巾帼”。

2014年1月,陈小芹被委以重任,在湛江恒翔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发展过程中,她敏锐地察觉到数字经济的潜力,大力推动自动化堆焊焊接与数字技术融合的智能化生产线发展。这一数字化转型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引擎,公司制作的山西太钢热轧厂中厚板生产线辊类项目、湛江三高炉焦炉炉柱项目、河南宝武铝业热轧延长辊道项目等被评为省、市的高新技术项目。

“菠萝的海”喜迎丰收季,吴建连挑担收成菠萝。

服务“百千万工程”  锻造基层“她先锋”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乡村巾帼追梦人计划和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在湛江乡村振兴中,涌现出一批乡村巾帼追梦人、基层巾帼先锋,她们在乡村绿化、“美丽庭院”建设、“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乡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高级农艺师李晓菲就职于岭南师范学院,主要从事“百千万工程”校地对接及技术服务工作。她围绕助力“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开展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基层人才培养培训等工作,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为农户解疑释惑、提供技术指导与帮扶。

围绕玉米新品种选种“水菠萝”绿色防控技术、春耕备耕农用机械维护和保养、柑橘黄龙病防控以及因地制宜推动撂荒地实现科学复耕等技术问题,李晓菲组织技术服务“轻骑兵”开展常态化田头技术服务。同时,她从多不胜数的品种中细致选种,摸索出最优栽培方法,筛选出最适宜当地的良种,再推而广之,先后参与或主持完成主推品种400余个,主推技术32项。

在徐闻有位家喻户晓的“菠萝姐”,是徐闻县菠萝协会会长、曲界连香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建连。她积极参与并组织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系列营销活动,全力以赴为当地果农和全国采购商搭起桥梁,积极提供优质服务,引导果农用有机肥科学种植菠萝。

吴建连无偿传授妇女群众种植菠萝和制作罐头技术,引导她们实施规范种植、科学管理,积极带动妇女创业致富,支持并鼓励广大妇女群众从事菠萝行业,同时为500名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

湛江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人才支持专项行动部署开展“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实施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项目,为创业女性解决资金瓶颈的问题,助推1000多名妇女创业就业。目前湛江已创建市级巾帼示范基地9个,示范带动农户8000多户,助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村妇女稳步增收。

编辑:梁海飞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迎接“三八”节
  • “她身影”绘就城市奋斗底色
  • “芳华扇舞”工笔扇面与小幅书法精品展开幕
  • 市残联牵手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开展义诊活动
  • 湛江注重抓好女性人才选育管用工作
  • 中华白海豚成为湛江生态名片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