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让绿美之花在乡村大地绽放

2025-03-05 16:54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蔡延鹏(赤坎)

据南方日报讯:“年例以往都是吃吃喝喝、看表演,今年村干部号召大家少摆几桌,为村多种些树,我们家也参与了植树,感觉特别有意义。”吴川市兰石镇兰石村梁伯说。(据3月3日《湛江晚报》)

年例,作为湛江地区过年期间最隆重的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往,年例多以宴席、民俗表演为主,如今与生态文明的融合,赋予这一传统节日新的内涵。这不仅是对传统习俗的创新传承,更是响应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年例的“绿色转身”,为湛江探索出一条年例民俗文化与生态文明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也为绿美乡村建设带来更多的启示。

从建设方式来看,“党组织引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文化赋能”的可持续机制值得称赞。基层党组织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在年例期间,党员干部带头植绿护绿,成为绿色发展的先行者。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群众认识到绿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性,主动投身其中。比如吴川市兰石镇兰石村,在年例日组织党员发动群众植树,让绿色发展理念在乡村生根发芽。

这种融合模式还丰富了乡村文化内涵。遂溪县界炮镇以年例民俗文化游园会为契机,打造“乡村绿化专栏”党员先锋摊位;徐闻县西连镇创新绿化模式,制定年例护绿公约;赤坎区将党建引领、绿色生态与非遗相结合,助力簕古龙这一传统艺术就地取材制作。这些举措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乡村文化生活,让村民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增强了生态环保意识。

绿美乡村建设,不仅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还能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通过种植经济树种,如赤坎区动员群众种植菠萝等,既美化了乡村,又为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打下基础,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湛江年例的“绿色转身”只是一个缩影。在推进绿美乡村建设过程中,各地应因地制宜,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传统文化、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让更多人成为绿美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

我们相信,只要各级党组织与群众携手发力,一定能让绿美之花在乡村大地绚丽绽放,绘就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让乡村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家园。


编辑:岑川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霞山观海长廊将添赏美景吹海风好去处
  • 湛江2个集体、3名个人入选第十一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 赤坎区“三八”妇女维权周暨学雷锋巾帼志愿普法活动举办
  • 市博物馆送展进校园
  • 湛江经开区举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 花漫港城  满目芳菲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