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月18日《湛江日报》报道:有人居然每天拨打“120”热线近300次,持续一个月之久,导致1月份“120”热线电话量激增近9000次。
一个骚扰电话,一天300次拨打,持续一个月,这是很恐怖且不可思议之举,这种电话明显是恶意滋扰,违反道德,丧失理性,情节相当严重,必须予以惩处。
“120”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处理市民日常急救和大型突发事件、事故的紧急救援。市民遇有危及生命的疾病时,可拨打“120”急救电话。
人命大于天。一些急难重症病人抢救的时间是以分秒计算。以心梗为例,心跳骤停发生后,大部分患者在4至6分钟内开始发生不可逆脑损害。如果能在几分钟内进行抢救,50%的患者可以被成功救活。如及时打通急救中心电话,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实施心肺复苏抢救,然后转救护车送医治疗,病人生还希望则会更大。一旦因电话被占线,耽误了救治时间,失去的就将是鲜活的生命。关键时刻和死神赛跑,必须保证急救电话畅通。
还有一种情况要引起重视,非必要不要拨打“120”,向急救中心要救护车。往往有的人病情不是太重,普通的感冒发烧、头痛脑热之类,为图方便也在一个劲拨打“120”。其实这类情况可以借助互联网医院、互联网问诊等平台作一个初步的询问,经过医生判断,确实需要立即送到医院,再呼叫“120”。这样就能更好、更高效使用“120”急救电话,尽力为危重病人让出“生命通道。”
“120”被滋扰并非个别现象,一些孩子在家无聊,也随意拨打“120”。这类情形很大程度上是家长疏于管教产生的。孩子生性好奇贪玩,什么东西都想动一动、摸一摸。家长千万不能大意,要告诉孩子不能随便去拨打“120”,这个电话事关重大,闹不好就要承担重大责任。敬畏“120”,理性拨打“120”应成为每个大人和小孩的自觉行为。
市120急救中心担负着为市民提供“绿色生命通道”的重任,该中心一再呼吁:“120”急救热线是社会公共资源,每个急救电话都关乎拯救生命,切不可随意而为。市民要谨慎拨打“120”急救电话,把宝贵的急救医疗资源留给最需要的人,共同维护“救命热线”的畅通,共同为危急重症患者留出救助通道,共同打造文明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