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七旬老人用独特方式传承傩文化 创作200多幅傩画

2016-08-30 16:28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陈凯杰 郁玉春 梁政海 李枚 图/张锋锋

赖永萱的作品——长达13米的《中国傩文化》。张锋锋 摄

    5个多月创作了200多幅傩画

    赖永萱对傩文化非常感兴趣,从傩乡回来后,他一直沉醉在傩的艺术海洋里,利用他对国画熟练的技法,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最为代表的是长达13米的《中国傩文化》。

    “这幅画内容丰富,包含了中国各地的傩文化。有陕西的军傩,广西的舒公舞,贵州彝族的交际傩风,青海羌神黑帽舞,湖南毛古斯……傩有傩风、傩舞、傩戏等类别,又有军傩、乡傩之分,其中最普遍的是乡傩。乡傩文化包含大量的民俗、宗教、神话、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维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一些本土民俗文化。我对这些非常感兴趣,前期我画过中国的一些名山名海,中国的古塔,湛江的一些古名迹等,我觉得这些古文化能让人了解历史,宣扬中国古老文化的价值。”赖永萱一边看着画一边给记者解释道。

    我市文化界的一些文化人士认为,经过几千年的变革,傩文化融入了儒、道、释几家的正面元素,产生了更加丰富的戏剧性题材。赖永萱创作的《中国傩文化》以传统山水人物长卷的形式,再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傩”的活态传承现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用其高超的技法来表现了傩文化的丰富蕴涵,提升了傩艺术的审美价值。既是中国画创作题材别开生面的表现,又是探索人类“非遗”保护的一种有价值的方式——用画笔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者了解到,经过五个多月的努力,赖永萱已经创作了200多幅傩画。“傩文化最能体现中国古老的宗教文化和宗教艺术,我想通过画画的方式把中国古老的文化表现出来,让大家了解傩文化,了解中国悠远而神秘的文化。总而言之,文化的传承不能只重在保护,而应该重在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古老的文化,才是对这些文化最好的尊重和传承。赖画家努力挖掘着宝贵的文化遗产,用其独特的方式传承、发展着古老文化。”赖永萱如是说。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霞山观海长廊将添赏美景吹海风好去处
  • 湛江2个集体、3名个人入选第十一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 赤坎区“三八”妇女维权周暨学雷锋巾帼志愿普法活动举办
  • 市博物馆送展进校园
  • 湛江经开区举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 花漫港城  满目芳菲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