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以赏花热催生“花样经济”

2025-03-05 08:2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林无涯

3月3日,赤坎南桥河畔洋紫荆盛开。洋紫荆,又名宫粉紫荆,每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进入盛放期,而3月中旬为花量高峰,也是观赏最佳时期。  (3月4日《湛江日报》)

随着气温回升,大自然宛如打翻了调色盘,赤坎南桥河畔的洋紫荆、湛江海滨宾馆的向日葵与叶子花、湖光岩的禾雀花,纷纷争奇斗艳,将城市装点得如梦似幻。近段时间,湛江日报频频报道港城街头五颜绿色的鲜花。这一场场花事,不只是视觉盛宴,更有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可能,亟待将单纯的赏花行为,雕琢为蓬勃发展的 “花样经济”。

据媒体报道,一场“花开富贵”的消费盛宴,正在全国各地热闹上演——“从北京超市里争奇斗艳的‘水果鲜花’,到浙江梅园中穿行画舫的文旅体验;从山东菏泽反季节芍药的跨境冷链,到重庆索道与红梅共舞的立体旅游,‘赏花经济’正以跨界融合之势,催开千亿级消费蓝海,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汩汩春泉。”

近年,“赏花经济”频频刷屏湛江人的“朋友圈”。特别是一些乡村,敏锐嗅到了赏花游对拉动镇村经济发展、增加村民收入的作用,纷纷打造各色景观、推出各类活动。“花景观”随处可见,“花节庆”此起彼伏,“赏花游”渐欲迷人眼……但与此同时,各地发展“赏花经济”仍有不少短板。最明显的是资源整合力度不足,“以花为媒、串景成链”的全域旅游体系没有形成。湛江日报近期隔三差五逐个“赏花打卡点”作介绍,多的是街头偶遇的“惊鸿一瞥”,缺的是踏春赏花的“出游路线”。在很多赏花点,赏花游的方式依然停留在“拍照打卡”的初级阶段,存在特色不显著、定位不清晰、产品缺乏竞争力等问题,正因如此,赏花热迟迟未能拉动消费,更远远谈不上壮大发展成为“赏花经济”。例如,赤坎北桥二横路的三角梅近期在社交媒体上爆火,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又该如何催生从“赏花热”到“消费热”的质变呢?

更值得关注的是,以“花”为媒,很多地方已经在探索“花样经济”的新业态、新场景。例如,广西各地结合当地鲜花资源条件,努力挖掘鲜花背后的文化内涵,从百花祈福到香囊制作,从花神巡游到夏荷酥饼,鲜花文旅商品和文创产品的开发,拓展了“花样经济”的消费空间。近年,廉江积极发展花木经济,通过“线上+线下”多元化销售渠道的开拓,打破了传统销售的时空限制,让廉江花卉能够更便捷地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廉江形成了以绿化苗木、棕榈、阴生植物、盆景为主的生产基地及交易中心,使其成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重要的花卉种植、销售基地之一。如今,当地花木产业发展如何,又如何向“新”提质,进一步推动“颜值”变“产值”,都很值得关注和思考。

鲜花里,有生活有浪漫、有产业经有致富路、有消费热潮有繁荣市场。希望湛江日报不光有街头百花绽放的报道,也有港城“花样经济”的深度观察。

编辑:梁海飞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花漫港城  满目芳菲
  • 大唐雷州发电公司发电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 湛江作家感受电商产业蓬勃发展  汲取文学创作营养
  • 市残联组织开展全国“爱耳日”宣传活动
  • 半潜船“华瑞龙”装载13艘船舶驶往非洲
  • 湛江的墙,会讲故事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