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探访许爱周旧址 铭刻百年沧桑——周兴书室

2012-02-05 17:38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冯斐 曾群善 游水方
 
天井虽美,却因年久失修而开始破败。记者 张锋锋 摄
 
周兴书室的明国初期的建筑风格一览无余。记者 张锋锋 摄

    3 许氏家族与周兴书室

    据当地人说,谈及怡园和周兴书室的时候,就不得不提它的创建人许国仁(1881-1966)。许国仁,字爱周,坡头区博立村人,曾是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许氏宗亲会永远名誉会长。他的名字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已红遍粤、港、澳,他是香港的第一代船王,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远洋航运贸易的开拓者之一。

    许爱周少年时即随父经商,后凭着自己的聪明能干自立门户,他从经营副食、杂货批发、经营水产品开始,生意愈做愈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许先生在稳固的商业基础上,积极发展实业。他集资组建公司,与当地政府合作,在赤坎进行填海造地工程,现在赤坎的和平路、民族路、民权路、民生路等地段,便是许先生当年填海造地而成。填海工程完成后,许先生分得铺地一百间自行发展,不出十年,就成为当地的大地主。到三十年代末,许氏在广州湾西营、赤坎两地已拥有房产四十多间,富甲一方。

    许爱周先生艰苦创业的时代,恰是中国当局腐败无能、备受列强欺凌的时期,在父亲的熏陶下,他一生爱国爱乡,情系教育,慷慨仁善,博施济众,广为世人传颂,被誉为“今之卜式”。当看到家乡教育落后的情况后,他将自己的“周兴书室”改办成一间私塾,并出资延请教师,免费教育乡中子弟;后又在博立村创办育才小学,并负责了全部经费(这是广东南路第一所完全免费的学校)。随后,他在坡头、广州湾(今霞山)等地创办了四维中学、益智中学、坡头中学等多间学校,为更多的人提供免费教育的机会。

    法国人统治广州湾期间,遍立烟赌,严重残害人民,许爱周见此,异常愤慨,毅然向法国当局进言禁烟禁赌,并发动商人及各界人士向法国当局请愿。法国当局向许爱周招标设赌局烟馆,他严词拒绝说:“不义之财,我坚决不要。”日寇侵占香港他返回湛江避难期间,幼子许世勋在湛江结婚,此时他虽财富尽失,两手空空,但仍然慷慨地把亲朋的馈赠全部捐出支持抗战。1946年,即抗战胜利后第二年,他取道广州前往香港,目击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之境况,忧心如焚,立即捐出国币200万元救灾,当时的吴川县政府给他颁发“仁心济众”的横匾,县长曾昭声并题匾”侠义可风“赠送,嘉奖其仁行义举和高风亮节。

    1966年,许先生在香港病逝,享年86岁。其后代接管家族产业,财富虽巨,但却十分低调,人们估计许氏家族拥有至少超过200亿元的财富。1984年台湾《经济日报》载《香港30个巨富是谁》一文中,曾将当时许氏家族掌舵人许爱周先生三子许世勋排列第十五位。

    记者手记

    保护书室刻不容缓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第二年,这座书室就已建成了,而在这座书室里面,从民国风的建筑风格,从墙壁上一字一画中,你便可以感觉到,当时新的时代已经到来的痕迹……

    在记者的印象里,这是在湛江见过的最具民国风格的建筑了,现在却因年久失修而破败,然而面临的现实却是有关部门申请维修经费又长期得不到落实。保护古迹文物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行动。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花漫港城  满目芳菲
  • 大唐雷州发电公司发电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 湛江作家感受电商产业蓬勃发展  汲取文学创作营养
  • 市残联开展全国“爱耳日”宣传活动
  • 半潜船“华瑞龙”装载13艘船舶驶往非洲
  • 湛江的墙,会讲故事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