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书室建筑采用折中主义风格
走在用瓦红色的砖铺成的地板上,穿过一条几米长的走廊,而在走廊的两边,都树立着屏风,把走廊横向分为三等分,走廊两边又是两个花池,在两个花池的墙壁上写着大大的“福”、“寿”两字,在多年的风雨下,墨迹斑驳脱落。而中国结图案的花池上种植着树木,花池的头顶分别是两个天井,阳光从上面斜射下来,透过镂空的屏风,在走廊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在这个历史沉淀下的书屋里,这一道光线好像穿越时空一般,依稀让人感觉这个书屋还有当年的朗朗读书声。
左边的花池的墙壁已经开始塌落,当地居民用木板隔着,防止参观者进去,抬头仰望,屋顶的墙壁已经断壁残垣,据说是被多次台风吹的,之后当地人简单维修了一下,但依旧感觉随时都有倒下来的危险。
走过这道走廊,来到了书屋的后进,一个像会议室的大厅上,中间摆放着书桌,围绕书桌放着整齐的凳子,这是供当时的孩子学习之用的。大堂两边有两个房间,供主人休息之用。不知是这座百年建筑的隔音效果好,还是周围太安静了,站在里面感觉一切都是安静的,阳光像慵懒的波斯猫一般,从落地的屏风中爬进来,一切都那么柔和。整个书院的建筑立面采用折中主义风格,结构对称、稳定保守,在设计上可以看出稍微融合中西建筑文化元素,屏风和屋顶的构造图案质朴又不失精美,从角度平缓的坡屋顶,屋檐错落体量,青灰的斑驳的砖墙还能隐约感受到当年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