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场。 通讯员蓝伟强 摄
正值水田春耕时节,遂溪的火山红土已迎来丰收季,甜蜜气息在“中国第一甜县”空气中氤氲。春风如信使,3月22日,广东·遂溪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二届甘薯文化周活动开启,八方宾客共赴甜蜜之约。
看多彩遂溪春日画卷,不仅有甜蜜“薯”光,更有动能澎湃的产业图景、活力迸发的城乡气象、温暖厚实的民生温度。千行百业春潮涌,城乡处处焕新颜。
当前,遂溪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纵深推进“1+3+6”行动计划,全力以赴抓经济、抓民生、抓环境、抓作风,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俯瞰岭北工业园区。园区吸引了华润集团、统一集团、正大集团、汇通药业、湛江拉多美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落户。 记者张锋锋 摄
挺起高质量发展产业“脊梁”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县域强。
日前,《广东省县域特色产业目录》发布,其中遂溪5个产业入选,分别是食品产业、锆钛产业、硅基产业、生猪产业、甘薯产业。遂溪上榜产业中,既有基础厚实的传统产业,又有加速崛起的新兴产业,与当前遂溪谋划的县域产业布局高度契合,展现遂溪产业体系向新图强的路径。
近年来,遂溪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强实体、精制造,因地制宜构建县域特色产业体系,打造食品工业、锆钛新材料、硅基新材料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挺起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脊梁”。2023年至2025年3月,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招引项目22个,总投资141.41亿元。
得益于肥沃的土地、绵长的海岸线,遂溪农海产品丰富而鲜美,食品工业有传统,也有基础。找准发展比较优势,遂溪锚定打造省食品工业强县目标,实施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食品产业链和现代农业产业链,食品工业、特色种养、海洋牧场等特色产业加快集聚。
“遂溪县‘整换造’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案例入选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 中共遂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白坭坡工业园内,食品工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恒兴海洋食品研发生产项目(一期)预计将于今年二季度投产,福东海药膳预制菜及大健康食品生产项目地基建设已完成。“项目计划总投资11000万元,投产后每年可生产大健康产品及药膳(南药)预制菜500万盒。”广东福东海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国军说。
项目建设高歌猛进,“遂溪食品”品牌不断塑强。金鲳鱼获得湛江首张“湾区认证”;3个品牌入选首批“广东老字号”;搭乘“互联网+”快车,火山红薯、圣女果、仙品荔等标志性品牌产品飘香四海。
遂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海红米。 通讯员蓝伟强 摄
目前,遂溪食品工业集聚了金岭集团、正大集团、恒兴集团等食品工业龙头企业,规上企业达43家、产值112亿元,形成覆盖种业、种养殖、精深加工、流通、品牌销售的全产业链。
传统产业提质升级的同时,以硅基、锆钛等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持续壮大、加速崛起,正在重塑遂溪产业版图。
硅基新材料产业方面,近两年,遂溪频频“上新”项目,在建拟建项目9个,总投资超125亿元,正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硅砂集散交易中心。锆钛产业方面,遂溪开发应用锆英砂、钛精矿、金红石、独居石等产品经验丰富,技术领先,市场知名度较高。当前,遂溪正推动锆钛产业千亩集聚区建设,累计培育锆钛企业20家、规上企业10家,加快向百亿级产业集群迈进。
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聚链成势,带动遂溪招商引资项目全面“落地开花”。2024年,遂溪共引进项目31个,投资额超110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投资额超8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10.9%。
同样令人振奋的是,遂溪农文旅融合、直播电商、银发康养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尤其是文旅大放光彩,孔子文化城成功申报国家4A级景区,文化IP火热“出圈”,当地积极推动非遗“走出去”,把优质流量“引进来”,将热度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2024年,遂溪县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23亿元。
岭北镇调丰古村一景。记者张锋锋 摄
北坡镇急水村的微景观点吸引游客前来观光。 记者张锋锋 摄
非遗魅力绽放:首届北坡游鱼文化周活动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举办省龙狮锦标赛暨遂溪醒狮文化季系列活动,遂溪醒狮勇夺四冠;遂溪龙湾龙狮艺术团获第十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并受邀参与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文艺晚会节目表演,进一步打响“中国醒狮之乡”品牌。
“九九重阳百岁节”擦亮“国际长寿养生基地”招牌。 记者欧阳泽 摄
岁末年初,用爱与真诚经营的“肥娟小吃店”火遍全网。
遂溪借势接住流量,邀请“肥娟夫妇”担任“甜美遂溪”文旅推荐官,通过接地气的方式为孔子文化城、螺岗小镇等景区引流,邀请全国游客来遂溪过大年。
遂溪醒狮表演。记者欧阳泽 摄
为了将线上“流量”变成“留量”,当地加大宣传引导、修缮道路、加强卫生秩序管理、开展志愿服务,让以“肥娟小吃”为代表的遂溪人善良真诚、乐观励志的精神广为传播、温暖人心,“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蛇年春节期间,遂溪各大景区景点人气火爆,初步统计全县接待游客82万人次,同比增长超22%。
晴空下的杨柑镇布政村火龙果种植大棚。记者李忠 摄
“改”出一方发展新天地
以改革开路,用创新破局。遂溪坚持有解思维、先立后破,创新“县领导领衔包办”改革工作模式,推动重点改革任务160项,在产业发展、营商环境、镇村建设、民生与社会事业、法治政府等方面探索实践出一批具有遂溪特色的改革创新模式,不断厚植县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近日,在遂溪县政务服务大厅高效办成“一件事”专窗拿到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时,袁女士感叹:“在遂溪开餐饮店好方便!”
“一件事”搞定七类企业办证,是遂溪升级政务服务的又一举措,通过梳理“企业准营(餐饮店)”“扶残助困”等“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7项,将多个部门相关联的“单项事”,整合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集成服务。以群众申办餐饮店为例,将市场监管、城综、消防业务的三次申办变为一次申请,办理时间从28天减为8天,让群众开店省心又省力。
流程做“减法”,服务做“加法”。目前,遂溪县政务服务中心可办理事项增至1379项。实施“亲商助企”、联合服务检查企业,“有事必达、无事不扰”成为常态化服务模式。还为41个项目提供“全程代办帮办”服务。
厚植营商沃土,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2024年,遂溪县市场主体新增超5200户,总量近5.3万户,其中新增企业超千户,超额完成新增“个转企”任务。
被荔枝林环绕的乌塘镇新屋村。记者李忠 摄
如何激活要素,释放更大发展空间、更多发展活力?遂溪突出抓好“人、地、钱”集成式改革,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遂溪着力构建“政校院企”协同人才引育机制,推动人才“进企下乡”,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乡土人才队伍持续壮大,推动科技创新持续提质。目前,遂溪县高新技术企业达5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23家,推动23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建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企业10家。
广东佳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红薯经打包送往全国各地高端市场。记者欧阳泽 摄
在土地改革方面,遂溪因地制宜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土地资源,不断提升土地“含金量”。遂溪编制3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储备项目近170个,总投资近150亿元,推动土地从资源变资产。通过以小田变大田“整地”、以拆旧促腾退“换地”、以改造盐碱地“造地”等模式,实现耕地连片整治超万亩,在全市率先完成新增储备工业用地超1400亩,为县域建设释放更多发展空间。
在发展资金方面,强化金融赋能,2024年组织投融资对接会30余场,促成2000余家新型农业主体达成融资意向8.39亿元,通过“行业授信”开发“金鲳鱼贷”“甘薯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助农扶企。
开放协作,互惠共进。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24.89亿元,增长29%,增速全市第二。创新“大手牵小手”模式,2家广州国企与3家遂溪本土企业实现对接合作,互开“跨域通办”窗口实现通办事项30项。
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湛江研究中心培养室里的甘薯脱毒苗。记者刘冀城 摄
绘就城乡“蝶变”新图景
荔枝花开的季节,走进遂溪县乌塘镇新屋村,蓝天白云之下,一排排米黄色的农房整洁明亮,四周环绕的荔枝林花满枝头、丰收在望,构成一幅和美乡村生态画卷。
“政府帮助改造农房,让我们住上了新房,心里特别高兴。今年咱村春光更胜往年。”新屋村村民蔡伯说。
遂溪把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作为提升“百千万工程”成效的重要突破口,经过近三个月的合力攻坚,16 条农房风貌管控提升示范带打造取得阶段性成果,带动沿线人居环境整体提升。
红彤彤的火龙果。 记者张锋锋 摄
目前,美丽宜居村覆盖率达84%。首批3个典型村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第二批18个典型村成效明显,建成4条“美丽庭院”示范带、43个特色村、超8000户“美丽庭院”。
城乡风貌全面提升,是遂溪加力提速实施“百千万工程”,实现县镇村蝶变的生动缩影。遂溪打好“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组合拳”,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遂溪界炮圣女果。记者张锋锋 摄
提升县城品质,增强承载能力。以新型城镇化推动主城强芯提质、新城高标准建设,获中央财政资金1000万元支持县域商业建设。投入超5亿元完成6个老旧小区超21公里道路设施升级改造,国道207线遂溪县穿城段改线、智慧交通项目顺利动工,一批市政道路加快建设。滨河新区遂溪大道与湛江大道无缝对接,形成湛遂同城化半小时交通圈、生活圈。累计投入7亿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产业功能加速布局。
作为首批典型镇,岭北镇3个月内完成“七个一”项目建设,考核获评“优秀”等次;洋青镇的美丽碧道绿意盎然,成为群众休闲的优选之地;江洪镇“滨海+龙舟赛”、杨柑镇“滨海+足球村超”品牌成为县域赛事经济的新增长点……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遂溪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圩镇,城镇发展能级不断提升。目前,第二批3个典型镇已谋划103个项目、总投资超3.6亿元,完成“七个一”项目建设。
乐民镇花蟹。记者欧阳泽 摄
值得关注的是,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遂溪广泛发动商会、企业、院校、群众、社工、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深度参与,集众人之力、展各家所长,凝聚起齐抓共促的强大合力。
创新“商会+镇村”共建模式,促成超170家企业及商(协)会实施“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帮扶项目超300个。以“党员干部带动+社会力量发动”推动群众力量融入,筹措1.2亿元助力“奖教奖学助学”和乡村教育基础设施补短板。与重点建筑业央企合作共建,助力9个镇开工项目50个、总投资近22亿元。与广东医科大学、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共建38个“双百行动”项目全部启动。
走访15460户次、累计协助落实兜底民生政策26159人次、协助医疗临时救助金帮扶218人次共4820247.47元……遂城街道社工站近日被评为“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标杆社工站。目前,在遂溪大地,活跃着6万多名志愿者、574支队伍,他们用点点微光点亮璀璨星空,书写着小城大爱。
北坡鱼灯流光溢彩。记者张锋锋 摄
蝶变满目新,幸福踏歌来。遂溪把“民生改善”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必答之题,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财政“民生含量”。2024年,财政民生类支出42.57亿元,占比82.46%。
就业方面,新增城镇就业4352人,“三项工程”培训完成率均超110%。教育方面,创建23个教育共同体,新增幼儿园学位4000个,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3550个。医疗方面,按三级医院标准建设的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投入使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一个个数字的背后,见证着遂溪把一项项“民生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的力度与成效。
遂溪大道与湛江大道实现无缝对接。 记者欧阳泽 摄
“数”读2024遂溪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翻看2024年遂溪发展“成绩单”,各项工作可圈可点,更有多项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第一”“唯一”“前列”等词汇频频出现,展现了遂溪开拓创新、实干争先,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担当与作为。
关键词:“第一”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68.84亿元,总量连续4年稳居全市第一;
●工业投资增速达73%,全市第一;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全市第一。
●生猪规模化养殖率全市第一,连续18年获评“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关键词:“前列”
●GDP总量在全省27个“进位县”中位居前二,主要经济指标排名全市前列;
●工业三项投资指标增速均居全市前列;
●与重点建筑业央企合作共建,助力9个镇开工项目50个、总投资近22亿元,排名全市前列;
●创新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总交易金额位于全市前列;
●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9%,保持在全市前列。
关键词:“入选”
●全省唯一入选首批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案例的县,电商网络销售额16.72亿元,增长10%;
●盘活土地资源案例入选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在省级层面复制推广;
●入选省首批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
●健康生态食品产业集群是粤西唯一入选的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乐民花蟹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阿婆田艾籺”“甘岭”“福东海”3个品牌入选首批“广东老字号”;
●12个优质农产品入选“湛品”体系。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