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上班几天了,和同事们闲聊,总感到还沉浸在春节热闹欢乐中,停留在“夜宵配春晚”的轻松惬意里。肠胃不适、睡眠不好、疲劳焦虑等症状相继出现,工作中精神难以集中、难在状态,“节后综合征”如期而至。
相比于返回城市的“打工者”,那些留守在故乡的老人与儿童,同样容易患节后综合征。久盼亲人回家团圆,热闹了几天又要分离,难舍难分的心理产生了精神落差,一时难以从失落的情绪中走出来。
“节后综合征”并非单向存在,并非是外出务工人员的专属,而是“双向存在”,需要相关部门、媒体和社会给予更多关注和帮助。
“节后综合征”可以通过心理放松、合理膳食、充足睡眠、适当运动来调节。静下心来,排除杂念,专注于当下,这样有助于减轻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尽快投身工作中,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要多与同事、朋友交流,缓解压力,平和心绪。要尽快构建平衡有序的生活节奏,调整好作息时间,做到早睡早起,养成规律的生物钟。要注意饮食调整,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注意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让肠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每天要保持足够水分摄入,多喝水消化系统才能更加顺畅。
适量运动对平衡生理和心理状态必不可少。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散步、球类运动等,在运动中告别焦躁和烦恼,让身心得到放松和愉悦。
春节过后踏上返程之路的外出打工人,记得多和父母打电话、通微信视频,多与家中老人交流,多开导老人情绪,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与成长。用亲人的爱、社会的温暖,抚慰留守故乡老人和儿童们的精神“阵痛”,营造关爱包容的氛围,双向调整“节后综合征”。
湛江日报、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