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作风”,才能挺起高质量发展“硬脊梁”!
新春首个工作日,广东省委、省政府连续第三年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描绘广东现代化建设奋进新蓝图。湛江,作为肩负重任的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紧接着于第二天召开全市围绕高质量发展推进作风建设会议,部署开展“干部作风提升年”行动。这一举措,犹如一声嘹亮的号角,正向宣示湛江全力淬炼干部“硬作风”,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夯实“硬保障”的坚定决心与昂扬斗志。
当前,湛江正处于乘势而上、大有可为的关键历史节点。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扎实开展“干部作风提升年”行动,强化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和担当意识,推动“人人肩上有指标、千斤重担千人挑”。会议强调,“四个抓”主攻方向,抓经济是首要任务,抓民生是根本目的,抓环境是关键支撑,抓作风是重要保障。
时代的浪潮奔腾向前,湛江的发展时不我待。不辱时代使命、不负历史重托、回应群众期待,迫切需要一支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迫切需要来一场全员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精神大洗礼;迫切需要一种敢于担当、敢想敢干、敢拼敢赢的精气神——开展“干部作风提升年”行动,势在必行,正当其时!
开展“干部作风提升年”行动,湛江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聚焦解决乱作为问题,实施政治生态优化行动;聚焦解决不作为问题,实施干部状态提振行动;聚焦解决不敢为问题,实施组织保障护航行动;聚焦解决不善为问题,实施干部队伍赋能行动。
着力解决“一乱三不为”,关键是要摸准“乱为”“不为”病根,对症下药——
标本兼顾防治“乱作为”。要防止政绩冲动、盲目蛮干、大干快上以及“换赛道”“留痕迹”等现象。干部出现“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乱作为问题,根子在于政绩观出现错位偏差。防范和治理干部乱作为问题,最根本的就是推动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正确政绩观,就是要把为民造福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地,就是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就是要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真出业绩、出真业绩。
能上能下防治“不作为”。破解不作为问题,关键在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坚决调整不胜任不适宜干部,释放“干与不干、真干假干、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强烈信号,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同时,进一步畅通晋升渠道,真正树立起正确的用人导向,选拔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到关键岗位上,让肯干苦干的干部看到希望,激发动力,有效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
强化担当防治“不敢为”。“不敢为”主要表现为“四怕”:认为“洗碗越多摔碗概率越大”,怕干得越多出错越多;担心“出头的椽子先烂”,怕触及矛盾引火烧身;信奉“多栽花、少栽刺”,怕得罪人被举报诬陷;忌惮“到处是‘甲方’、满地是‘雷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怕动辄被追责问责。防范和治理干部不敢为问题,既要个人作为,也需要组织担当,把鼓励担当的用人导向树起来、容错纠错的机制建起来、敢闯干事的氛围浓起来,推动干部“敢为”蔚然成风。
淬炼本领防治“不善为”。“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一些干部存在不善为、不会为问题,主观上虽然有干事创业意愿因素,实践中却因为思路不宽、能力不强、经验不足、办法不多,往往事倍功半、事与愿违,既浪费了时间精力,又空耗了行政资源,还错失了发展良机。防范和治理干部不善为问题,既要干部强化自身学习,也要在教育培训、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上多重发力,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
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必须抓常、抓细、抓长。
湛江市“干部作风提升年”行动,以“年”为时间节点,需要善于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突出全要素、全流程,贯通从严管、精准治、有效防,使出“一严到底”的狠劲、“一刻不松”的拼劲、“一以贯之”的韧劲,以水滴石穿的毅力和决心,换来干部作风的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凌空蹈虚,难成千秋之业;求真务实,方能重振辉煌。
站上历史新起点,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好“干部作风提升年”行动,把转作风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以作风之变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凝聚起新长征路上重整行装再出发的磅礴力量,向着“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高标准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奋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