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涵养干成事的硬作风

——“‘干’字当头 ‘实’字为先”系列评论之三

2024-10-18 10:46 来源:湛江日报评论员

为政之要,重在履事,贵在成事。

干成事是检验党员干部“成色”的试金石。干事担事,不仅要看干了什么,更要看干成了什么。10月13日,市委十二届第127次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强调“要坚持干字当头,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全力推动各项部署落地见效”。广大党员干部要身入基层、心入基层,情至一线、干在一线,主动察实情、办实事、出实绩,用实际行动转变工作作风、展现担当作为、创造一流业绩。

能否“干成事”,很大程度落在一个“实”字上。

重实际是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胜利法宝。要干成事,首先就是要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而要找准这个实际,就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要大力践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困难最多、矛盾最大的地方去,抓住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问题,聚焦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干成事,既要真正做到说干就干、干就干好、干出成绩,又要把部署要求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脚踏实地、久久为功,让决策定一项是一项,项项算数,工作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这样才能让群众在一件件可感可及的“成事”中更有获得感。

出实招是关键。目标一旦确定、任务一旦明确,就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其中,树立问题导向出实招是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推动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是新问题,有的是老问题,有的是新老问题交织叠加。树立问题导向出实招,就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科学思想方法,作为观察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总钥匙”,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智慧和方法摸准“脉搏”、开对“药方”,提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用更多的实招、硬招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求实效是根本。成事与否,实效实绩最能说明问题。在推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常常提到一个词——实物工作量。“实物工作量”,本来属于地质勘查技术经济指标统计的术语,今天经济学上普遍借用这个名词有重要意义,成为衡量“办实事”的一个重要指标。强调形成“实物工作量”,就是求实效、重实干、看实绩。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结果导向抓落实,以工作实效作为检验干成事的根本标准,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把功夫下在推动工作,把本领用在促进发展上,把目标定在服务群众上,坚决克服“把说了当成做了、把做了当成做完了、把做完了当成做好了”,始终对“任务进展到什么程度、遇到哪些问题、准备采取何种解决方法”心中有数,形成工作闭环,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干而无成,等于白干。如果说“想干事”是投身事业的前提和基础、“能干事”是成就事业的保障和支撑,那么,“干成事”则是建功立业的体现和标准。涵养干成事的硬作风,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能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才能真正向湛江的父老乡亲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编辑:周子琪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廉江吉水:深化产才融合 赋能乡村振兴
  • 汇聚力量点亮乡村教育之光
  • “一亩三分地”荣登中国大地艺术榜 沉浸式体验农耕乐趣
  • 百姓宣讲走进廉江安铺
  • 雷州籍“南拳王”梅耀聪参加香港国际武术大赛 勇夺双金闪耀世界“武”台
  • 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进入无砟轨道施工工序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