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现代粤剧《回馈》演绎“吴川精神”

2016-08-19 11:39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刘金凤 李小龙

    8月25日晚上7时30分,吴川粤剧团的大型新编现代粤剧《回馈》将在湛江影剧院上演。这是一部值得期待的现代粤剧,新唱腔新手法新的艺术形式,本土题材讲述吴川故事,吴川老板助建新农村的典型事迹首次被搬上舞台,剧中还融入了许多吴川元素,带着浓浓的“吴川味道”。

    戏剧演绎“吴川精神”

    《回馈》以吴川老板致富后回家乡出资助建新农村为题材,通过典型的故事演绎吴川人勤劳致富、知恩图报、不忘乡梓的“吴川精神”。

    剧中讲述了改革开放初期,吴川男青年梅丰初到深圳,遭遇小偷并受伤入院,幸得深圳商人李晴解囊相助,并在李晴女儿李莎莎的大力辅助下,商海打拼,终成建筑巨子。致富后的梅丰慷慨捐巨资回乡搞公益事业,与青梅竹马的建筑设计师、村长之女何丹携手建设新农村,途中遇到祖屋纠纷、资金私自挪用等问题,梅丰一一化解。当他得知李晴的公司财务状况出了问题,不惜转赠公司,回馈恩人。

    《回馈》乍一搬上舞台就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在巡演过程中火遍乡里,记者曾随剧团送戏到振文演出,观台前全是观众,老中青都有,有观众直称:“这部戏看着很亲切,就像讲村里的故事一样。”

    改革开放之初,一批批吴川人走出去搏击商海,勇立潮头,先富带动后富,形成了庞大的吴商群体。富起来的吴川老板开始热心反哺家乡,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创造了“吴川模式”。该剧有故事、有情节、有真情、立意好,主旨鲜明。剧中主人公梅丰是“吴川老板”的缩影,具有典型性。

    现代粤剧“脱胎换骨”

    作为一部以本土题材创编的现代粤剧,《回馈》从搬上舞台开始,就令人耳目一新。与传统的古装粤剧相比,《回馈》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视觉还是听觉上,都给人“脱胎换骨”之感。

    剧中,吴川月饼、吴川山歌和吴川舞貔貅等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融入,以及浓郁的地方口音,都使得该剧散发着浓浓的“吴川味道”,烙上了吴川地方特色,令人感觉亲切、真诚、自然。

    别看演员们的表演如鱼得水,刚开始可不这样。吴川粤剧南派艺术入选国家非遗名录,郑永健是省级非贵传承人,吴川粤剧团当家文武生,在这部现代戏中,他的南派技艺都使不上用场,刚开始排演的时候,一时半会入不了新戏,不知如何是好,很纠结。

    “最难堪的是站在台上发现自己啥也不会演了,不会走,不会站,不会做手式,傻傻地等站着等着导演来教。”李莎的扮演者陈诗敏笑着回忆。

    总导演是省里请来的戏剧专家,国家一级导演王佳纳,在她的耐心启发和调教之下,加上演员们的用心揣摩,演员们的表演总算是越来越到位,越演越顺畅了。

    艺术创新“冒险一搏”

    《回馈》是吴川粤剧团演的第一台现代戏,是大胆的创新,也是冒险尝试。

    有着“戏曲绿洲”之称的湛江戏剧市场多是诞期表演,群众习惯了传统的古装戏,演现代戏能不能被市场接受,群众会不会受欢迎?

    “刚开始我们也有顾虑,但戏剧有创新才有发展,而且国家和省都鼓励本土题材的戏剧创作。”吴川市文广新局局长肖康玉说。

    为收集创作素材,肖康玉带着编剧余楚杏走访了深圳、东莞、广州、佛山、兰石等商会的企业家,与之座谈,收集整理故事中典型人物的素材;深入新农村示范基地采风,走访群众,了解掌握吴川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经过一年多的收集整理,《回馈》剧本诞生。随后,又历经多次专家学者的打磨,《回馈》的艺术性明显提升。

    国家一级导演王佳纳任总导演,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丁凡任艺术总监,戏剧大腕的加盟,保证了这部现代大戏的艺术性,使得《回馈》在传承古装传统优秀粤剧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注入本土优秀文化,集传统戏剧、现代歌舞、话剧于一体。

    今年6月,《回馈》参加羊城国际粤剧节展演,受到了专家的认可,更令人欣慰的是,在送戏下乡的演出中,这部戏受到了来自吴川各个阶层观众的欢迎,观众的评价多是“好看”、“有时代气息”、“接近生活”,有的村甚至要求筹资请剧团加演场次。巡演不断,并获得观众认同和追捧,彰显了戏剧的生命力。

    新编现代粤剧,吴川开了一个好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霞山观海长廊将添赏美景吹海风好去处
  • 湛江2个集体、3名个人入选第十一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 赤坎区“三八”妇女维权周暨学雷锋巾帼志愿普法活动举办
  • 市博物馆送展进校园
  • 湛江经开区举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 花漫港城  满目芳菲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