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来自北大的学生在南三河的渔排上与当地的渔民合影。郎树臣 摄
南三精神与北大精神有共鸣
昨天是北京大学海岛主题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第一天,北大学子们沿湛江湾一路走来,参观了湛江港湾、南三河、红树林、网箱养殖场等地,南三岛给他们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呢?
牛大卫(城市与环境学院):海岛的自然之美是上天赐予的。今天我们考察了红树林、看了滩涂、南三河,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南三岛的美丽。这美丽是上天赐予的最好礼物。除了生态美,南三岛还有人文之美。十岛联围体现的是团结精神,率先抗法体现的是爱国精神,种植木麻黄、修建海堤体现的是科学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南三精神与北大精神有共鸣。
魏伟(法学院):南三岛旅游资源丰富,但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海岛开发最忌讳竭泽而渔。如何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呢?今天的行程中,我们了解到南三岛退塘还林、植树造林、改近海养殖为深海养殖,这些措施都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战略,这让我们对南三岛的明天有了更加美好的期待。
何晓剑(光华管理学院):初到南三岛,我深切感觉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饱满的精神,非常有活力。尽管现在南三岛的发展还在起步阶段,但我相信南三人有实力、有潜力把南三岛建设的更加美好。
赵明祥(光华管理学院):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让我看到了南三人对家乡是如此的热爱和关心,不管是居住在岛上的人还是从南三岛走出去的人,都非常热爱这片土地。作为一名北大学生,我觉得有责任去宣传这个美丽的海岛,也有责任去告诉同学、朋友和家人,让他们有时间一定要来南三岛旅游观光。
郝鹏程(哲学系):南三岛的生态很美,旅游资源独特,历史文化厚重,非常值得我们去做更深层次的了解,然后宣传这个美丽的海岛。
冯一帆(外国语学院韩语系):我是学韩语的,对韩国的旅游比较了解,我感觉南三岛非常美丽,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韩国济州岛在未开发之前和南三岛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生态环境保护得很好。南三岛可借鉴济州岛发展旅游业模式,一是做好生态旅游文章,南三岛有沙滩、红树林、湿地,但需要进一步开发;二是立足本土文化,挖掘民间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三是紧抓国家重视海岛的市场机遇,有针对性地做好开发海岛系列旅游产品,并做好旅游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