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红土社会观察

2025-01-30 10:20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钟忠 潘洁婷 董超

第二届湛江乡村春节联欢晚会在麻章区湖光镇那柳村举行。 记者张锋锋 李忠 欧阳泽 摄

开栏语

红土潮涌处,善治正生花。当“百千万工程”的春风拂过湛江的蓝海红土,由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共治的基层治理新实践正在湛江大地蓬勃生长。我们推出《红土社会观察》专栏,以党建为引领,在党委政府与群众的双向奔赴中,探寻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治理密码。

专栏关注三重维度: 一观政府搭台之智,聚焦“放管服”改革的湛江解法:看政务服务如何从“窗口”延伸到“村口”,探“网格化+数字化”如何织密基层治理网络。 二是察社会聚力之效,记录多元力量参与的创新实践:从行业协会与县域的一对一共建,到企业结对帮扶打造“家门口就业圈”的产村融合案例,从志愿者组织参与社区养老的温情故事,到新乡贤反哺故里的治理赋能,展现社会力量的破局担当。三听群众共治之声,捕捉基层智慧创新:观察“积分制”、村晚、田头协商激活乡村治理的生动图景,让“群众说事、议事、主事”成为社会治理的最美和声。

这座城市正在为新时代发展作诠释。让我们做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让制度设计的“规划图”与民间智慧的“实景画”交相辉映,让“百千万工程”的故事作街头巷尾的鲜活实践。期待与您共执“善治”之笔,在这片热土上续写“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湛江新篇!

湛江村晚:文化为“引”  凝聚乡村发展合力

今年春节湛江哪条乡村火出圈?以“海洋欢歌·幸福湛江”为主题的“中国电信”2025第二届湛江乡村春节联欢会在麻章区湖光镇那柳村举办,一时间那柳村成为网红村,直播现场吸引上千万流量,网友们纷纷惊叹:湛江的乡村太漂亮啦!

“今年我们村的除夕很特别!”昨天下午,那柳村党支部书记许东微兴奋地告诉记者,村干部和村民们在除夕这天下午还围绕村晚开会座谈,这次在家门口参与湛江村晚对大家触动很大,村民们更热心支持村的事务,村晚带来的巨大流量让大家更有信心积极拓展乡村农文旅产业。

村晚展现乡村凝聚力

围绕“一产业链、一村文旅、一台晚会”,第二届湛江村晚将主舞台活动定在那柳村,让湛江村晚回归乡村,真正赋能乡村产业振兴。那柳村是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省首批“百千万”典型村、第四批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在这里精彩上演的第二届湛江村晚系列活动由湛江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指导,湛江日报社、湛江市委社会工作部以及麻章区委区政府、广州市白云区派驻湛江市麻章区对口帮扶协作工作组等单位联合举办,以“海洋欢歌·幸福湛江”为主题,结合广州湛江两地对口帮扶故事,共同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是一场集观赏、参与体验和线上线下消费于一体的乡村盛宴。

舞台搭在家门口,演的是乡村振兴身边事,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二届湛江村晚通过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围绕宣传典型村镇和推介特色产业,不仅是一场文艺演出,更是乡村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是连接村民情感的纽带,是增进了解、加深感情的窗口。得知在那柳村举办湛江村晚,在外打拼的乡贤纷纷回家乡支持。

村晚开场节目分别是湛江市国武蔡李佛龙狮团表演的金鼓齐鸣开新运,湛江市国武蔡李佛龙狮团、遂溪县殷屋舞鹰雄艺术团、赤坎调顺网龙鱼灯艺术团主演的龙狮雄鹰庆华年。编导这一节目的是文化人士朱卫国。他认为,这次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联合组织村晚活动,为城乡群众办了大好事。2024年,“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乙巳蛇年春节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村晚上表演的醒狮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网龙是省级非遗项目,这次参演的100名演出队员分别来自麻章、遂溪和赤坎三个乡村。村民聚力展演,意义重大。

展示湛江海韵、唱响百千万情、共享幸福生活,这是第二届湛江村晚的三个篇章内容,从海洋特色文化到非遗展示,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到时代感满满的电商直播场景融合,让村晚更具观赏性、趣味性和贴近生活亲切感。

村晚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村晚”赋能基层治理行动成色更足。湛江村晚不仅集合了众多的单位力量,更有来自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力量的加入,正是通过开展湛江村晚的系列活动,促进村民间的交流互动,增进邻里和谐,激发广大群众的创造力,展现“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治理成果,弘扬优良风气。那柳村乡风文明,村民共治,引领乡村风尚向上向美向善,提升乡村凝聚力。

湛江新农人的甜蜜直播间,直观地宣传推介农产品。这种创新宣传推广形式,既提升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又增加了村晚的趣味性;村晚现场的农文旅展示和电商直播间,激发了村干部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新产业的干劲。

村晚系列活动历时3个多月,邀请了乡村帮扶一线干部、网红达人、新农人、青年歌唱家、流行歌手等社会各界大咖,为村晚代言助力;天翼数字乡村公众号在省平台的支持下为湛江村晚开设了专页,点击进入全国示范村定位到那柳村,村民边看直播边抽奖,兴致更浓;湛江日报社融媒矩阵联合湛江广电网、县市区融媒号、APP以及网络达人等多平台联合直播,实现“电视大屏+手机小屏”全覆盖,各直播间总观看近千万人次。

借着湛江村晚打开的“流量池”,湛品甄选、虾先生、茗皇茶、粤海悦金鲳鱼等湛江农产品电商直播带货如火如荼;农文旅展区人气爆棚:皮脆肉香的麻章烧猪、清香软糯的艾叶饼、饱含美好寓意的年糕等麻章特色美食一一亮相;海红米,释迦果、圣女果等湛江特色水果,湛江生蚝,福海腊味,农发集团展区的湛品系列——海边姑娘金鲳鱼,画景对虾,茂德公辣酱,火山红薯,岭北岭南红橙汁,壹号腊味礼盒等各类“明星湛品”也纷纷出圈,为观众带来一场味觉与视觉交融的双重盛宴。

村晚赋能乡村治理新格局

村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村民的广泛参与。他们积极参与舞台搭建、节目内容编排等过程,亲自提供后勤保障,在每个环节都有了新体会和认识。这种参与过程就是乡村治理的生动实践。

村干部和村民组成志愿者队伍,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如搭建舞台、迎接来自各地观众等等。村民们家家户户自觉协助维护进村交通秩序。村晚给村民们带来了自豪感,并由此转化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特别是村干部和村民们通过参与活动管理,提升了组织活动、协调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文化活动,提升村民们的文明素养,凝聚合力发展家乡的干劲让村民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种变化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开展“我的村我的节”村晚、村超、村BA等群众性文体活动,是我市在2025年发动群众参与“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提出的其中一项。湛江村晚的举办,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鼓励和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促进村民间的交流互动,增进邻里和谐,不断激发广大群众的创造力,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增添动力。

湛江村晚的成功实践证明,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它以文化为纽带,凝聚了乡村发展的合力;以产业为支撑,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以人才为引领,激发了乡村创新的活力。村晚这个平台,展示了湛江乡村的新风貌、新成就,也让更多人关注乡村振兴,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乡村汇聚。


编辑:林霖
值班主任:苏碧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红红火火中国年
  • 湛江公安为全市160余万名学生撑起“平安伞”
  • 雷州市调风镇:泉水叮咚 奏响“乡村旅游”新乐章
  • 鳄鱼生态公园焕新升级廉江多元文旅融合发展
  • 遥知暗香不是雪 吴阳玉蝶满枝头
  • 跳水主题墙绘成新年打卡点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