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运,琼州海峡“上新”的,不只新能源汽车运输专船“绿源一号”和“绿源二号”,还有一群活力满满的年轻人,黄万里便是其中的代表。
“1991年出生,湛江人,海口女婿,跑船10年了。”这是黄万里的自我介绍。在他看来,30岁出头就能在琼州海峡上掌舵“绿源二号”,是一种荣誉,但背后更多的是责任。
“绿源一号”和“绿源二号”单航次可分别运载超160辆新能源汽车,是实打实的“巨轮”。
“我们船上14名船员,一半是‘90后’,还有两名‘00后’。”黄万里指着船员名单说。自从接到春运执行新能源汽车专船的运输任务,黄万里就与船员们以最快速度适应新船的工作模式。
“我们多次参加相关培训,不断进行推演和实操。”黄万里说,自从1月8日首航以来,“绿源二号”已安全输运新能源汽车超5000辆。
“你看,专业的人停车,就是快。”黄万里介绍起“人车分离”的全新输运模式。由于船舶构造的特殊性,“绿源一号”和“绿源二号”装载采用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代泊的方式进行装车作业,从而提升装车作业效率。
“游客把车开到船头,交由专门的代泊司机将车开进船舱停放。车主则登上旁边另外一艘客滚船。待新能源车专用船和客滚船抵达海峡对面港口后,再由车主登上新能源汽车专用船将车驶出轮船。”黄万里解释说,一方面代泊司机经过相关培训,能够快速找到准确的停放位置,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普通旅客对船身结构不熟悉而引发的安全隐患。
车辆停稳后,船员用垫木对前后轮胎进行固定,防止车辆在轮船运行过程中晃动。记者注意到,甲板上还安装了“地令”,当遇到较大风浪时,工作人员会通过链条将“地令”和每个车轮胎捆绑固定,通过“双保险”确保车辆安全。
湛江日报、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