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善举“走红”,“肥娟小吃”的好声音远播。据1月23日湛江云媒报道,1月22日,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图文并茂+视频发布推文《坏消息:店倒闭了!好消息:电视还在!发生了什么?》,介绍并点赞湛江遂溪的“肥娟小吃”店善举,引起网友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从鞋店到小吃店,小善有“好报”。推文说,“肥娟”本名邱智娟,原本经营着一家鞋店,因平时看到很多学生在马路边等家长来接,邱智娟就让学生们到店里等待、写作业。渐渐地,来店里歇脚的学生越来越多,丈夫林景欢索性就添置了电视机,播放一些动画片或科普类内容,供在此歇脚的学生和家长打发时间。后来,由于鞋店亏本,“肥娟”夫妇将店关了。网友们纷纷为她出谋划策,在众多建议中,开小吃店的想法得到了最多的支持,也就有了现在看到的“肥娟小吃”。现在,在“肥娟小吃”的网络直播间,动辄涌进几万人。更可喜的是,遂溪县文广旅体局也对他们突如其来的“流量”提供支持——对周边道路进行修缮、安排志愿者维护秩序等,给前来打卡的市民、游客更好的体验。如果说“肥娟”夫妇尽举手之劳关爱学生是小善,那么,网友们的出谋划策、相关部门的支持便是给他们的“好报”。小善有“好报”,生动诠释了“好人有好报”的道理。这样看来,“肥娟小吃”能“走红”看似偶然,实为必然。
小善,正藏在我们身边。“肥娟”夫妇行小善的细节温暖,容易引发共鸣,于是受到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关注。在我们身边,像“肥娟”夫妇关爱他人这样的凡人善举并不轰轰烈烈,而是体现在小事上,彰显于平凡的细节中。近年来,在湛江各地,这样的凡人善举,实在太多了。这些凡人,或乐于助人,或拾金不昧,或乐善好施,或见义勇为……他们身上,迸发出感人至深的道德力量。
累积小善,便成大爱。人民日报官微推文还说,普通人的种种善良举动无不呈现人性美好,也承载着这个社会的善意和真诚。因此可以说,“肥娟小吃”见证了小善大爱。由此可知,再细小的事情,我们择善而为之,也会为他人和社会带来希望和力量。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