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纲举目张落实好“四个抓” 加快打造“六个湛江”

2025-01-23 08:33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策划/黄康生 采写/记者陈彦 许翠燕 范子华 见习记者倪婉婧 黄芷倩 开云(中国)/记者郎树臣

湛江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图景。

1月22日召开的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工作、部署任务,明确了2025年“奋进路线图”。

纲举目张抓经济、抓民生、抓环境、抓作风,加快打造产业湛江、生态湛江、平安湛江、鲜美湛江、文明湛江、幸福湛江,吹响了为湛江振兴之梦接续奋斗、为湛江荣誉之路努力拼搏的号角。

站在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高定位上,湛江如何乘势而上?大道至简,实干为上。全会精神在我市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立足岗位,干字当头、实字为要,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奋力交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纲举目张“抓”出新气象

湛江把“四个抓”作为当前主攻方向,抓经济是首要任务,抓民生是根本目的,抓环境是关键支撑,抓作风是重要保障,共同构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湛江实践的工作体系。

怎样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争先进位?如何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顺利开局?何以加快做强产业实业、做大经济规模?唯有纲举目张落实好“四个抓”!

坚定不移抓经济

抓经济是首要任务。全会报告明确了“四个抓”主攻方向,抓经济放在第一位,强调要“坚定不移抓经济,加快夯实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湛江要实现‘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高标准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总目标,必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陈红文对市委全会报告把“抓经济”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表示赞赏。

抓招商引资就是抓经济,就是抓发展。2024年,我市全年引进项目320个、协议投资额1226.28亿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全会报告提出,要突出集群发展,激活产业存量;突出科技赋能,做大产业增量。

“全会报告里面讲到‘发现价值、激发动力、实现价值’。湛江资源禀赋极佳,怎样把资源创造出价值?靠的就是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把经济做大做强。”陈红文表示。

用心用情抓民生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202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48万人,其中赤坎区全区完成城镇新增就业9737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32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60人,促进创业人数438人。

全会报告指出,要用心用情抓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对此,赤坎区人社局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创新就业服务模式,积极探索直播带岗、线上职业指导新模式,加强广湛就业协作,全力帮助各类群体实现“网上就业”“就近就业”“快速就业”;统筹做好就业见习工作募集,组织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失业青年参与就业见习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升就业能力;打造湛江市首家省级标准化零工市场,为广大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搭建起便捷、高效、规范的对接桥梁,成立全市首家专为“银发族”提供再就业服务的平台“银发零工市场”,建设完善就业驿站,进一步推动公共就业服务站点覆盖基层、信息辐射基层、力量下沉基层、模式适应基层、供给支撑基层,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家门口零距离就业服务。

持续用力抓环境

发展环境是城市的重要竞争力。营商环境、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共同构成发展的“土壤”。如何通过改革“硬举措”去培育优质的“土壤”,不断提升城市吸引力、竞争力和美誉度?全会报告明确指出,要持续用力抓环境,聚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磁场。

在优质硬环境的打造过程中,夯实交通基础支撑是关键。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会报告提出要构建“一核四联”现代化综合性运输体系,进一步为做好新时代交通运输工作指明了方向。市交通运输局将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市为目标,聚力攻坚“四通道一枢纽”建设、现代化路网建设、国际港和枢纽港建设、现代交通物流体系建设,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完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不断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全力做强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能级。

推进城乡整体风貌提升,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这次全会报告里面提到的‘四个抓’‘六个湛江’,让我们基层干部倍感振奋。”坡头区麻斜街道办党工委书记庞媚丽说,作为一名基层党工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施工队长”,以典型镇村培育建设为契机,全力以赴打造风貌管控提升示范带,广泛发动村干部和群众共同参与,积极争取央企助力“百千万工程”,高标准“刷新”乡村颜值,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群众幸福“加码”。

锲而不舍抓作风

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传家宝,也是我们干事创业的重要保障。在防御超强台风“摩羯”、做好琼州海峡春运保通保畅工作中,我市广大党员干部展现了良好作风。

全会报告再次聚焦作风建设,提出要“锲而不舍抓作风,以优良党风政风民风凝聚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对此,市委委员、徐闻县委书记罗红霞表示,徐闻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干部作风建设,将其作为基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重点工作来抓。在推进“百千万工程”、重大项目一线、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中,涌现出一批敢担当、敢作为、作表率、当先锋的优秀干部,带头营造了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同时也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共建家乡的热情。

罗红霞表示,徐闻接下来将聚焦建设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求,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推进作风建设,全面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斗志,促使全县上下凝心聚力、积极上进的风气进一步形成。

这样的湛江,我们携手打造

动能充沛、活力迸发的产业湛江,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生态湛江,和谐稳定、安居乐业的平安湛江,近悦远来、流连忘返的鲜美湛江,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文明湛江,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幸福湛江。全会报告把打造“六个湛江”作为当前奋斗目标,让大家直观感受湛江的城市发展脉动,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湛江,让我们携手打造!

建设动能充沛、活力迸发的产业湛江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在湛江发展工业的“主战场”东海岛,绿色钢铁、绿色石化、绿色能源临港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成为湛江现代化产业体系版图中最闪耀的一角。

湛江,因海而生,应该向海图强。全会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向海图强,加快建设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打造“海上新湛江”,引发热议。

“报告中提到的‘培育壮大海上风电、海洋工程装备,打造特色海洋产业集聚带’,给我们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接下来,我们将全力推进相关工作,确保我们企业九月份全面投产,为打造‘海上新湛江’作出我们的贡献。”蓝水海洋—清水能源装备(广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震介绍,为重点布局深远海养殖海洋牧场装备,蓝水海洋与湛江湾实验室携手展开深度合作,其位于坡头区的基地主营高技术海工装备制造,预计年销售额三十亿元。

针对当前湛江海洋经济中传统渔业占比过高的短板,市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江宇静建议,优化产业结构与重塑增长动力,大力扶持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同时突出科技赋能,推动海洋产业与科技创新双向融合,做大产业增量,提升经济附加值,推动湛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湛江在全省乃至全国海洋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湛江湾实验室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绪深介绍,2024年,湛江湾实验室多项科研工作取得突破,自行研制的智能养殖平台“湛江湾一号”“海塔一号”顺利开工建造,“恒燚一号”顺利投产,海上牧场智慧渔业监测系统成功应用;CCUS一体化工程技术研究联合体成立;红树林种养耦合基地建成并投苗,青蟹高值化培育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他表示,下一步,湛江湾实验室围绕全会报告提出的“建强湛江湾实验室等科创平台,打造海洋经济发展强大引擎”,为湛江打造“四绿一蓝”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海上新广东”作出更大贡献。

建设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生态湛江

过去一年,湛江大力推进绿美湛江生态建设,徐闻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项目建设完成,县镇村植树总量居全省前列,霞山特呈岛作为“零碳岛屿”入选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典型案例,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保持100%。

市委委员,市政协副主席,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关卉表示,下一步将突出抓好九洲江—鹤地水库、鉴江、袂花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加快完成雷州三吉湾、吴川博茂港湾、徐闻外罗湾美丽海湾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和“无废细胞”创建,推动县(市、区)主动谋划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加快落实区域削减项目及减排措施,尽早形成污染物减排量纳入总量指标储备体系。同时,全力支持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指导新上项目采用更先进的生产技术指标、采取更周全的污染防控措施,提升产业发展“含金量”“含绿量”,降低“含碳量”,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生态湛江。

建设和谐稳定、安居乐业的平安湛江

过去一年,我市扎实推进平安湛江建设,打好社会治安、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安全保卫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提升。“平安夜访”成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岭南特色品牌。

2024年,赤坎区沙湾街道滨海社区被评为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该社区围绕平安建设工作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活动,组织党员深入群众听民意访民情,并结合平安夜访工作,积极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获得群众一致好评,架起了党员与群众“连心桥”。

滨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黄秀美表示,新的一年,社区将坚持党建为引领,扎实推进平安细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综治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为群众创造安业、安居、安康、安心的良好环境。

建设近悦远来、流连忘返的鲜美湛江

“近悦远来”是城市充满社会活力的显著标志。近年来,湛江深入挖掘“鲜”的资源、“美”的禀赋,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做好“文旅+”文章,打造世界级滨海旅游目的地,游客纷至沓来。

在全会的“任务书”里,“鲜美湛江”“大力发展‘鲜美’文旅业态”等目标任务也清晰在列。红树林和中华白海豚频频出圈,空气质量持续领“鲜”,中国海鲜美食之都——被作为“南海派”的“鲜界顶尖高手”和“湛”放于南海的“海鲜之花”……“鲜美湛江”网络推荐官王世超表示,湛江地大物博、农产品资源丰富,尤其是海鲜,“满是大海味道”,希望湛江能够持续挖掘资源,强化文旅开发整体设计与运营,推动“鲜美湛江”走向全国,吸引更多游客体验独特湛江魅力。

建设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文明湛江

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更加深入人心,文明实践体系更加成熟完善,全域文明创建更加协调均衡,文明湛江新风更加丰盈充沛……近年来,随着湛江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一张张“城市名片”被擦亮,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百姓的生活品质显著增强。

“全会报告再次用相当篇幅对打造‘文明湛江’提出明确要求,站位高、落点实,让人倍感振奋。”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湛江将强化顶层设计,突出常态长效,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改进创新,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抓起,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建活动带来的成效和变化。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的收官之年。我市将深化拓展“五大行动”成果,以点及面、接续发力,全面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实现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今年我们还将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式发展,通过不断优化阵地、做实活动,壮大队伍,结合培育‘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着力打造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让文明成果惠及更多基层群众。”该负责人表示。

建设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幸福湛江

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广东实验中学湛江学校初中校区、市第一中医医院新院投入使用,美丽宜居村覆盖率达81%,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湛江分干线和二期项目加快建设……

过去一年,湛江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湛江父老乡亲笑容更多、心里更暖,对湛江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不断增强,也激发了大家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

全会报告提出,要办好利民实事、建好惠民工程、做好富民文章,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对于怎么做好土特产文章,走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如何联农带农,报告都讲得很到位。”市委委员,廉江市良垌镇中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全王新建议,下一步要在壮大强县富民兴村产业上下功夫,推动土地流转,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

编辑:梁海飞
值班主任:李映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湛江各行各业纷纷进入年前“忙碌模式”
  • 高水平现代化产业蹄疾步稳  高质量发展“新新”向荣
  • 聚力推动改革开放创新 内生动力活力持续增强
  • 提升民生温度  增强幸福厚度
  • 丹青妙笔绘新春 童心稚笔迎新年
  • 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五大工程”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