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镇央村村貌。通讯员供图
11月13日,记者从廉江了解到:在推进典型村建设以来,该市横山镇积极探索实施“搁争议,共使用”农村闲置地综合利用模式,横山镇央村村委昔日的争议地、荒置地纷纷成为村民们的菜篮子、果园子、后花园和休憩地,让群众赞不绝口。
全面摸清底数,开展建言献策,精心组织实施,广泛宣传引导......横山镇多措并举,将央村村委搁置争议地综合利用建成“四小园”,是横山镇探索推进典型村建设的具体实践。
央村村委的多块争议地,此前一直以来是困扰村集体的“心病”。其中,既有本村与外村的争议,也有村集体与村民的争议,村民与村民之间的争议。土地权属不清,各方争议不断,致使土地长期闲置。为破解这一“老大难”问题,横山镇委邀请专业人士对争议地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和评估,精准摸排搁置争议地的位置、面积、现状等,逐一登记造册,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为后续建设“四小园”筑牢根基。
据悉,镇、村多次以“现场会”“交流会”“茶话会”等形式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听取村民意见,深入了解各方诉求。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让村民自主选择争议地的改造方案。按照“科学规划、多方筹资、示范引领、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充分考虑村庄整体布局、村民实际需求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精心规划“四小园”,并巧妙融入乡村特色和文化元素,力求做到科学合理、美观实用。
据介绍,在宣传引导方面,横山镇坚持“镇指导、乡贤支持、群众参与、镇干部补充”多元协作模式,成立“四小园”建设专班,实施领导包片制度,大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由村支部书记统筹,镇村干部具体负责,发动党员联系户,带动村民参与建设。每周定期召开建设推进专题会,调度工作进展、研究具体举措。并成立由村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定期进行管理维护。同时,线上线下结合广泛宣传,利用微信群、宣传板等发布“四小园”改造前后对比图和视频,让群众直观感受建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