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吴川市博铺街道沿江社区的居民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好消息:经过街道办的努力,19条街巷的491户住宅终于结束了“有地无名,有名无标”的现象,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住宅门牌信息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连接快递物流、公共服务、物资调配等各个方面的重要纽带,是居民住宅的“身份证”。
据了解,博铺街道沿江社区有近500户住宅,住宅没有设置门牌前,经常会出现快递、外卖、亲戚找不到门等情况,给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没有门牌,许多快递都送不到,经常要选择附近的地标作为收货地址,不仅增加了配送的时间成本,也容易引发误会和错漏。”博铺街道沿江社区居民龙先生说。
博铺街道把群众身边的“急事、难事”作为工作切入点,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切实解决“有地无名,有名无标”的问题,博铺街道在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工作中,对辖区社区地名进行了地毯式排查和信息采集。同时召开居民议事会,充分听取民意,按照从旧兼新的原则,以老的地名为主不予改动,对于无名路则由居民小组提供新地名,街道民政办及时将新地名上报市民政局。街道办在确定地名的基础上梳理门牌号,并统一编制,使“乡村著名行动”扎实推进。
“街道对这件事十分重视,街道纪工委对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跟踪督导,确保项目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和质量标准推进。同时,街道还设立了居民反馈渠道,及时收集和处理居民关于门牌安装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居民需求得到有效解决。”博铺街道办副主任胡如海说。
目前,博铺街道沿江社区已完成门牌安装400多户,剩余的住宅户也在逐步安装,居民们对此纷纷表示赞许。“有了门牌大大方便了群众,快递已经送到家门口了,办理户籍也很方便了,感谢各级领导。”居民陈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