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亮点纷呈!湛江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2024-10-23 09:01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记者钟邦国 陈妍

湛江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将“百千万工程”作为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把“百千万工程”的“施工图”转化为湛江大地的“实景画”,用奋斗激情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坡头荷花小镇美丽镇圩风貌。记者欧阳泽 摄

廉江石岭镇沙塘工业园的一家电器公司忙碌的生产线。记者李忠 摄

经济活

走入雷州南兴镇梅田村“稻稻+”产业园,阵阵清脆的缝纫机声从乡村振兴制衣厂内传来。近年来,南兴镇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紧抓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机遇,依托本地人力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政策和鼓励乡贤回乡置业等模式,在所辖农村因地制宜引入一批中小微型制衣厂,引导大批青年妇女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车”出超亿元产值,激发镇村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雷州龙门镇立足资源优势,深入挖掘镇村特色,围绕圩镇建设、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建机制、树典型、聚合力,提高群众参与度,共同推动镇区建设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走进吴川市黄坡镇林屋村,绿树掩映间,机械厂内工人们忙碌不辍,校园里书声琅琅。林屋人正凭借着勤劳和朝气,绘制出一幅幅展现村强民富、产业兴旺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林屋村依托龙头产业的蓬勃发展,持续深耕工业兴村精神文化内涵,积极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强基建重教育,使乡村发展再上新台阶,摘得“全国文明村”“全国十大魅力乡村”等荣誉。日前,林屋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名单。

林屋村与机械厂先后为村民和工人提供120多期技术培训,其中,获得工程师专业技术职称9人,获得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职称16人,获得机械技术员专业技术职称28人,获得特种设备焊工等各类技术证书260多人,每年劳务输出收入600多万元。林屋村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建设高标准幼儿园2所、小学共3所,初中和职业高级中学1所。

步入坡头区坡头镇伏波村,村居布局整齐、外墙精致而美观,一条飘着“三色彩带”的沥青路蜿蜒穿村而过。道路上,货车穿梭往来,两侧工厂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在生产流水线上操作着,展示着这片土地的繁荣与活力。

近年来,伏波村依托优越的交通区位因素和产业基础,积极引进和兴办企业,走上工业兴村之路。为了进一步激活村庄的经济活力,伏波村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伏波村村集体年均收入超百万元。

当前,伏波村正全力打造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微景观点缀廉江急水村风貌。记者张锋锋 摄

雷州九龙山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吸引众多游人前来游玩。记者殷翊展 摄

旅游旺

在东经109°,北纬20°的滘尾角,灯楼角灯塔矗立,琼州海峡与北部湾的海水在不远处相拥,缔造曼妙的合水线。毗邻海岸,千年古盐田静卧于畔,渔村里,“珊瑚房”彰显蓬勃生机……坐落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县角尾乡许家寮村,有着令人向往的自然地理、文旅资源。

近年来,许家寮村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推进基层治理,紧抓“红色革命村庄”发展定位,通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村庄景观化建设,实现了美丽蝶变。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许家寮村实现文明村庄焕新颜,红色文旅助绽放。

依托“百千万工程”实施契机,今年以来,雷州市沈塘镇处井村积极构建乡村旅游服务机制,以文塑旅,成功打造“网红房车村”,开启农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近日,该村入选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

清晨,步行于红树林栈道,太阳从天际线缓缓升起,金光洒满树林,唤醒林间百鸟。傍晚时分,骑行环岛路,余晖映照下,头戴草帽的渔民手持钉耙,肩挑赶海渔货,从远处缓缓走来,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渔村画卷——特呈岛村,近年来成为游客感受传统渔村气息、赤脚踏沙享受赶海乐趣的热门去处。

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特呈岛村坚持产业振兴与风貌提升“双轮”驱动,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文旅项目升级建设,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将打造“升级版”全域旅游海岛与现代化岭南新乡村培育紧密结合。近年来,先后获评“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首批国家级海洋公园”“省滨海旅游示范基地”等称号,2023年获评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廉江市良垌镇象路村里千亩茶园绿意盎然,游人如织。近年来,象路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产业优势,以茶为媒、以果为业,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推动乡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去年,该村被评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随着“品质游”“松弛感”“特色体验”等旅游需求流行,拥有着丰富文化旅游资源的遂溪县江洪镇在各网络平台上热度不断攀升,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体验这份来自北部湾滨海小镇的独特魅力与风情。

近年来,遂溪县江洪镇深入实施遂溪县“1+3+6”行动计划,逐步构建旅游度假产品体系,通过深挖滨海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以节为媒、以文塑旅,着力建设配套完善的滨海旅游风情小镇、休闲渔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充分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效应,赋能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

遂溪县杨柑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独特优势,以生态保护、“红色+古色+原生态海域+特色足球小镇+火龙果”五合一乡村旅游,打造以建设“多彩”杨柑为核心内容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促进大文旅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助力镇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吴川黄坡镇林屋村村容整洁环境美。 记者张锋锋 摄

雷州龙门镇美丽客厅。  记者李忠 摄

村庄美

雷州市北和镇强化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打造美丽兴旺新城镇、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近年来,该镇格内村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推动了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特色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港南大堤旁,红树林连绵不绝,群鸟翩然飞翔;漫步乡道,远处的水稻田传来阵阵清香、荔枝林枝干遒劲、生态菜园整洁有序;穿村而过的疏港大道北侧,木兰“农创谷”项目建设正热火朝天推进……走进霞山区友谊街道北月村,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霞山区北月村依托连片土地资源、农业种植良好发展基础,坚持党建引领,全局谋划布局实施一批重点产业项目,高水平建设“三产”融合发展示范村,推动村庄富民兴村产业培育及农文旅价值提升,高质量打造霞山区“百千万工程”典型样板间和成果展示厅。近年来,先后获评“湛江市最美丽村庄”“湛江市生态文明村”“广东省卫生村”等称号,2023年获评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近年来,赤坎区丰厚村以“红”为魂,造“绿”赋能,农文旅融合打造城市的“诗和远方”。丰厚村积极抢抓“百千万工程”实施机遇,以抓好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带重要节点村建设契机,立足红色革命资源和绿色田园资源禀赋优势,进一步丰富业态,着力打造具有浓郁红色革命文化氛围、宜居宜业宜游“红色+生态”美丽乡村,先后获评“湛江市最美村庄”“湛江市生态文明村”和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遂溪电商产业园,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销售。记者欧阳泽 摄

廉江安铺镇骑楼街。记者欧阳泽 摄

民风淳

走进麻章区太平镇甘园村,村民在参天古榕树下或乘凉闲谈、或精心编织蒲草,宽敞整洁的巷道旁农房排列有序,小菜园里绿意盎然,乡村文化建设主题多彩墙绘与蓝天相衬。这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风治理彰显成效,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甘园村紧紧围绕“以乡风文明及社会帮扶建设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目标,依托“百千万工程”实施契机,进一步挖掘村庄特色资源和民俗文化,推动村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和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赤坎区金田村深入实施示范创建、风貌提升、共同富裕及乡村文明提升“四大工程”,全面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助力特色产业提质升级和本土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该村入选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编辑:岑川
值班主任:黄梦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中国创造”展现新风采——第136届广交会观察
  • 湛江经开区:下好创新“先手棋” “知产”变“资产”
  • 外国客商来廉探访“廉江智造”  现场追加订单
  • 徐闻曲界镇联城带村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 国道G228遂溪县平石路口红绿灯处修路 通行缓慢
  • 美丽庭院 党音嘹亮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