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湛江经开区:砥砺奋进四十载 工业“主战场”挑大梁

2024-10-23 08:25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策划/黄康生 采写/记者林宇云 通讯员戚照 林春梅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40年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创新,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南海之滨,湛江经开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雨甘霖,肩负着先行先试的特殊使命,在困难险阻中驰而不息、砥砺前行。从不造一张纸到国内最大的特种纸业基地;从不产一滴油到世界一流的炼化基地;从不长一寸铁到全球最先进的超高强钢生产基地,从一片荒滩蕉林到成为繁华的湛江中心城区,从海岛渔村到崛起钢铁石化新城……40而立,湛江经开区谱写了一曲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诗篇。

2023年,湛江经开区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全国排名中比2021年提升了80多名。

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巴斯夫供图

创业期:平地拔起的工业新城

40年沧海一粟,对湛江经开区来说,却是沧桑巨变。

1984年冬天,国务院批准兴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次年4月2日,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奠基。自此,湛江经开区踏上了时代列车,融入了改革开放大潮。

2010年初,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实现两区整合,面积由成立之初的9.2平方公里扩至502.04平方公里,跻身全国面积最大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行列。

大工业,一直是湛江的梦想,更是湛江经开区承载的使命。2011年,承载着“金色梦想”的经开区迎来历史性的时刻: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两个"巨无霸"项目同时选址东海岛。钢铁、石化两大项目同选一地,这在全国乃至世界绝无仅有。

党的十八大以来,进入新时代的湛江经开区插上腾飞之翼,一年又一年刷新发展“加速度”,一次又一次冲击更高的梦想殿堂。

2013年5月,宝钢湛江钢铁基地打下第一根桩;

2015年9月和2016年7月,宝钢湛江钢铁基地1号和2号高炉系统先后建成投产;

2020年6月,中科炼化项目正式投产。次年,中科炼化一期项目达产达效,成为湛江首个年产值超千亿元企业;

2023年12月,国内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成功点火投产;

更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1月,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正式启动,这是中国重化工领域的首个外商独资项目,也是德国企业在华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之一。自此,湛江4个投资超100亿美元的重大临港产业中有3个落子东海岛。

时间不语,默默镌刻奋斗的足迹。创业之初,湛江经开区没有一栋楼,没有一条路。如今再看经开区,马路纵横畅通,铁路穿海而来,大桥飞跃天堑,炼化基地气势恢宏,绿色钢城内零碳高等级薄钢板工厂项目基础施工如火如荼,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正全力建设一体化的核心,朝着2025年底顺利投产的目标迈进……旧时僻处一隅的海岛渔村,今日崛起现代化工业新城。

当下干:5大产业集群贡献全市规上工业“半壁江山”

建区40年来,湛江历任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承前启后,抢抓机遇,坚持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宗旨,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锚定制造业当家,全力拼经济、抓项目,湛江经开区已形成钢铁、石化、造纸三大主导产业。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负责人指出,在产业龙头的强力带动下,全区现有工商企业1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家,其中包括中国宝武、中海油、可口可乐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项目12个,已初步形成高水平绿色石化、绿色钢铁、绿色造纸、生物医药和海洋高新产业集群。

以中科炼化和巴斯夫项目为“双龙头”的绿色石化产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致力创建世界级高水平炼化一体化基地、高端精细产品一体化基地、高端化工材料基地。目前已成功引进石化产业类及配套项目25个,2022年实现绿色石化产业工业总产值1072亿元,2023年工业总产值968亿元。

以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为龙头的绿色钢铁产业,致力打造现代化大型临海钢铁基地和绿色碳钢生产基地,目前拥有绿色钢铁类项目40个,2022年实现绿色钢铁产业工业总产值683亿元,2023年工业总产值670亿元。

以中国纸业和冠豪高新为龙头的绿色造纸产业,布局涂布白卡纸、高档文化纸、特种纸、功能纸等高端特种纸企业,2023年实现绿色造纸产业工业产值142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隐藏着不少“单打冠军”。双林生物所有产品均是国家专利工艺产品;恒诚制药复方曲安奈德溶液(首研产品)占全国88%以上的市场份额;吉民药业神农镇痛膏市场占有率达80%。2023年实现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17.5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工业产值14.88亿元。

向深海进军,海洋牧歌愈发嘹亮。全区拥有1个遗传育种中心、2个国家级原良种场、2个省级原良种场,水产种苗生产企业65家,养殖装备制造企业2家,深海养殖用海面积7500多亩,网箱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六成。目前正在加快申报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

近三年,湛江经开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近6成,超过“半壁江山”,当仁不让挑起湛江大工业发展“主战场”的大梁。

新起点:牢记嘱托  奋力当好“火车头”

白手起家、披荆斩棘,湛江经开区创业者凭借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凭借对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凭借“拓荒牛”的斗志,把项目建设一线当作实干主战场,以激情促实干,用智慧和汗水成就了一方“近悦远来”的投资热土。

经过40年接续奋斗,湛江经开区基础设施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外联内通的路网四通八达,清澈的鉴江水为东海岛大项目注入生命之源,自来水厂及供水管网、污水处理及排放、公共管廊、铁路公路等配套基础设施不断“上新”、日臻完善,为满足大工业级别配套运行需求做足准备。

随着园区扩容提质步伐加快,湛江经开区园区承载力不断提升,成为承载湛江重大产业发展的“主平台”。目前东海岛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共4个,分别为湛江大型产业集聚区东海岛片区、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东海岛石化产业园以及钢铁配套产业园。

其中,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在2023年度省级园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位列粤东西北地区第一名。

从“经济发展先导区”“湛江区域经济龙头”“全市科技创新标兵”“体制创新先行点”到“大工业主战场”“最大增长极”“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一个个牌匾、一项项称号,无不满载着国家、省、市对湛江经开区的厚爱与厚望。

湛江经开区不负众望,以实绩担起湛江“大工业主战场”和湛江经济发展“火车头”的名号:2023年,湛江经开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0:70.3:26.7;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0.25亿元,增长0.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67.0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1.3亿元。今年1-8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7.93亿元,同比增长22.7%,总量和增速均排在全市第一位。

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首站就来到湛江东海岛,手把手指引我们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湛江经开区上下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劲。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以建区40周年为新起点,湛江经开区将牢记领袖嘱托,勇担时代重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担起中流砥柱使命,挑起经济发展大梁,奋力当好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火车头”。


编辑:岑川
值班主任:黄梦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中国创造”展现新风采——第136届广交会观察
  • 湛江经开区:下好创新“先手棋” “知产”变“资产”
  • 外国客商来廉探访“廉江智造”  现场追加订单
  • 徐闻曲界镇联城带村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 国道G228遂溪县平石路口红绿灯处修路 通行缓慢
  • 广交会热力十足  “湛江制造”迎八方客商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