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这项大湾区“超级工程”与湛江有着深厚的渊源——近27万吨桥梁钢产自湛江钢铁,主要应用于沉管钢壳、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离岸悬索桥伶仃洋大桥及中山大桥的钢箱梁等核心部位,以“湛钢厚度”撑起了深中通道的钢铁脊梁。(据7月1日《湛江晚报》)
近27万吨“湛钢力量”撑起深中通道钢铁脊梁,透过这一幕幕,我们看到了“湛江智造”的雄厚实力和科研创新力。
制造业强,则湛江强;制造业兴,则湛江兴。这些“叫得响、数得着”的科技产品,业已成为“湛江智造”的新名片大放异彩,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
当前,湛江先进制造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机遇、新挑战,如何扬长补短、以不变应万变?一手抓研发创新,一手抓补链延链,探索出一条重点突出、优势明显、自主掌控能力强的发展新路已成绕不过的当务之急。只有不断提高核心技术控制力、提升质量标准主导力,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才能夯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基。
让越来越多的“湛江造”脱颖而出,归根结底要用创新赋能。一方面要坚持新装备引领,主动抓牢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带来的红利,通过引入云计算、5G、AR、机器人等,从系统互联、数据共享、应用集成、技术创新等方面入手,持续推进数字化车间、无人工厂、智能工厂建设,推动生产更加集约、高效、绿色;另一方面要坚持新技术赋能,牢固树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产销理念,发挥智能科技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化学反应”,着力推进生产方式“智造”、产业形态再造、高端产业创造、商业模式改造,不断向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制造业当家是湛江的立市之本,唯有坚持创新驱动、技术为王、质量为本,加快建立自主可控先进制造业体系,才能推动制造业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