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第七大岛、广东省第二大岛的南三岛应如何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发展滨海旅游?如何将107公里的海岸线打造成我市旅游胜地?南三岛距离国家级滨海旅游示范区还有多远?11月30日,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筹建处以及南三籍湛江市直及驻湛处级以上干部、坡头区正科级以上干部齐聚一堂,为故乡的滨海旅游开发建言献策。
南三岛作为滨海旅游的“处女地”,107公里的海岸线沙幼洁白,与东海岛隔海相望。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何在保护资源的同时,合理科学地开发成为南三岛滨海旅游开发座谈会上热议的话题。
人文环境需要改善
由于长期处于隔离状态,南三岛干部群众与外界缺乏沟通。对此,有与会干部建议,要大发展首先须提高南三岛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另外,南三岛群众的发展意识和法制观念也比较薄弱,岛中存在着非法采矿和养殖破坏生态的现象,因此需加强南三岛群众的宣传教育,为南三岛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将优势资源变成发展资本
南三岛海岸线曲折多变,港湾较多,东面风浪大、南面水深、西临湛江港、北面浪平水浅,在对南三岛作整体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有与会干部提出,岛的东面风浪大,有林带,可以发展旅游休闲项目;岛的南面水深,可以建设游轮母港、大型船厂或者深水海洋公园;岛的西面临湛江港,离湛江市中心城区最近,可以建成港湾游艇俱乐部、高端酒店和休闲娱乐中心等;岛的北面为南三河,水浅浪静,可建水上休闲游玩项目。座谈会上,许多干部一致表示,无论怎么设计规划,一定要从高起点、高标准出发,可参照世界级顶尖休闲旅游胜地如马尔代夫、巴厘岛、夏威夷、大堡礁的滨海旅游规划,打造属于自己特色的精品品牌,争取与其它旅游品牌进行差异化发展。此外,规划后必须严格按照规划控制、保护好这些优势资源不受破坏,对已经遭到破坏的要依法制止并逐渐恢复,如逐步减少沿岸的鱼塘虾塘,回填矿坑,逐步恢复南三防风林带等。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而目前南三岛还没有环岛路,主干道仅为一条7—9米宽的沥青旧路,群众反映,逢年过节便堵车,这对南三发展来说是一个软肋,要发展必须首先解决道路问题。对此,有与会干部建议,岛内的主干道最好能达到六车道的设计,环岛公路至少得有四车道。另外,与会人员还建议,鉴江供水枢纽工程的管道经过南三岛,这是南三岛群众解决生活用水的大好机会,必须抓住机会发展自来水工程建设。据介绍,目前该管道在南三岛留有一个日供5万吨的出水口,如果与其配套再在南三岛建设一个占地约3千亩的小水库,那将可以解决50万人口的用水问题。此外,还要大力抓好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鱼塘虾塘以及岛民的污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排放,确保沿海岸线和浅滩不受污染。而建设美丽南三岛,还需要按照“户收集、村集中、镇运转、区处理”的原则建立垃圾处理场,处理生产生活垃圾。
链接
南三岛
南三岛位于湛江市东南海面上,东临南海,西临湛江港,南濒广州湾航道,北靠南三河,总面积123.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7公里,是我国第七大岛,也是广东省第二大岛。与霞山区隔海相望,距离2公里,是最接近市区的海岛。南三岛行政隶属湛江市坡头区,总人口约10万人,14个村(居)委会,128条村庄。南三岛气候宜人,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3.2℃ ,天蓝水清,沙幼洁白,绿树成荫,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