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日,一对来自广州的年轻夫妻骑沙滩跑车畅游龙海天。李满青 张小雄 摄
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已经拥有一张张闪光的名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但众多光环簇拥下,是湛江旅游一直在低位徘徊的尴尬。刚刚过去的黄金周,湛江共接待超过300万游客,成绩喜人,但有一个数据却令人遗憾,在这300多万游客中,仅有40.7万人次留宿,大部分旅游团仅在湛稍作停留,随即直奔北海、三亚等地。
湛江这个祖国大陆最南端的明珠,为何在许多游客眼中仍然只是一个旅游出行的中转站?
现状
外地客引不来留不住
今年黄金周,湛江景点迎来了超过300多万游客,带来6.1亿元旅游收入。但记者了解到,这些游客多为本地市民,真正的外地客竟不足3成。
湛江某旅行社负责人吴主任告诉记者:“由于黄金周遇上了中秋节,湛江游客人数较往年多。其中,本地的或者回乡过节的占绝大部分,外地旅客很少。就算有外地游客过来湛江,也多是前往三亚和北海的游客,途径湛江而已。”
的确如此,黄金周期间,记者在吉兆湾、特呈岛等旅游景区注意到,游客中操外地口音的并不多。
湖北人张健在湛江度过了愉快的黄金周。他告诉记者,这次到湛江主要是为探访亲友,也顺便参观了几个滨海景点。没想到的是,湛江这么美,海这么蓝,真是不虚此行。不过,他也表示,湛江滨海旅游资源虽然丰富,却没有得到高效开发和整体包装,在外地知名度并不高。
除此之外,湛江酒店较少,消费虚高的情况也受到外地游客诟病。有受访者表示,徐闻一普通酒店,房价竟然标到800元。如此高的住宿费用,外地游客即使想留也留不下来,只能一晃而过。
原因
精品景区少接待能力差
湛江坐拥得天独厚的滨海旅游资源,为何引不来八方宾朋?
对此,市旅游部门认为,精品景区太少,接待能力不足,是湛江旅游的最大瓶颈,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湛江旅游才能真正脱胎换骨,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市旅游局工作人员分析说,湛江有些景区策划未能做到合理高效,主要表现为产品结构单一,资源未能做到深层次的开发。比如湖光岩,由于缺乏配套的娱乐消费设施,虽有游客浏览,却留不住游人在此进一步的休闲消费。
此外,接待能力也是湛江旅游的一大短板。今年,我市精心推出了五岛一湾港湾游、海岛游和环雷州半岛滨海游等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但人们惊讶发现,无论是星级酒店还是海岛村民自办的农家乐,都是爆满,“一房难求”的局面让原本希望逗留几天的外地人也打了退堂鼓。
据了解,目前“五岛一湾”,除特呈岛和东海岛有一定的配套设施外,其余的南三岛、硇洲岛、南屏岛几乎是空空如也,没有大规模接待游客的能力。
破题
打响“五岛一湾”特色旅游牌
如何提升景区品味,增强接待能力,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湛江市委市政府和旅游部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针对海滨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湛江主打海洋牌,启动了“五岛一湾”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建设。在今年8月举行的广东省滨海旅游产业园区竞争性扶持资金评审会上,经过激烈争夺,湛江“五岛一湾”旅游产业园脱颖而出,以小组第一的成绩成功赢得省财政3个亿的竞争性扶持资金。
这批资金将主要用于塑造旅游景观和建设公共基础设施,通过发挥“城、港、湾、岛、海”等资源组合优势,突出“五岛”各自亮点,形成“五岛拱一湾、一岛一主题”的联动化、差异化发展格局,打造湛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升的增长极。根据旅游部门测算,省市扶持资金投入之后,预计将带动21个项目共487.5亿元的总投资,到“十二五”期末,“五岛一湾”滨海旅游产业园区接待游客将达2282.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0亿元。
随着大批资金的涌入,湛江“五岛一湾”的开发热度正在显现,有业内人士表示,“五岛一湾”是湛江旅游的特色和核心,将这一品牌打响了,湛江将真正成为国家级滨海旅游目的地,而不是中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