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片的古荔枝林。
一排排的古屋。
千年古井。
近日,记者应遂溪旅游局黄高梅局长的邀请,从湛江市区出发,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著名的古村苏二村。
走进苏二村,顿感古文化底蕴之深厚,这里既有郁郁葱葱的数百年老树,更有铭刻历史脚印的千年古井。村里的古民居建筑群据说有40多座,风格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苏二村”原名荔枝村改名皆因苏东坡
走进苏二村,我们就被这里的荔枝所吸引。遂溪县旅游局长黄高梅告诉记者,苏二村原名就叫荔枝村,可知当时的荔枝很出名。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很喜欢吃荔枝,曾作“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句。据说他当年从惠州被贬海南,途经遂溪南北要塞“三十里官路”时,便慕名走进荔枝村,可惜荔枝成熟的季节已过。村民告诉他,“要尝荔枝佳果味,待到来年五月时”。
后来,苏东坡遇赦北归,经过遂溪时正逢五月,他再次踏进荔枝村,这时村里的长老便捧出味道最美的荔枝王——“双袋子”来招待他。村民为了纪念苏东坡两次踏进荔枝村,便把荔枝村改名为苏二村,即“苏东坡二进荔枝村”之意。
另有一说,说苏东坡当年从惠州被贬海南,途经遂溪南北要塞“三十里官路”时,进荔枝村问路,荔枝村村姑不为苏东坡指路,还出题目为难苏东坡。后来村姑知道此人便是苏东坡,为了纪念苏东坡曾来过此地,故以苏东坡排行老二作村名,即“苏二村”。有人认为此说更为可靠。到底哪个说法更准,记者不得而知,但都与苏东坡有关。
除了苏东坡留下的脚印,记者在该村村委会的广场一棵几人合抱的古桐树的树干上,也看到了人间沧桑留下的印记——该树的树身刻有“毛主席万岁”的字样,这些字随着该树干的长大而大。现在,虽然模糊了,但依稀可见。
状元拜猪槽贤孝代代传
在该村的黄氏宗室,记者见到了一个脸盆大小的石盆。墙上贴着这个“状元拜猪槽”的故事:清朝时,村里的举人黄中润和状元林召棠是结拜兄弟。林召棠第一次拜访黄家时,刚到黄家门口就见到一位正在喂猪的老妇人,经介绍知道是黄中润的母亲,林召棠赶忙跪地参拜。这时,黄中润的母亲连忙回屋洗手更换新衣服,再出来双手扶起林召棠。之前,林召棠一直跪在猪槽旁边。此后,体现林召棠无比贤孝的“状元拜猪槽”的故事,便流传开来。石猪槽还保留至今,教育着代代子孙孝敬父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