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天下”文化旅游产业园令人惊艳。(资料开云(中国))


梅州打好“文化牌”促经济发展,当地漂亮的山歌剧院也成为接待景点之一。 记者 卓朝兴 摄
【引子】
2012年春节假期,带着老婆和1岁2个月大的孩子,本报记者远赴梅州到岳父家过年,让女儿见见外公、外婆。
在梅州的一个多星期里,本报记者畅游梅州,所见所闻,感触颇多,当地对客家文化的坚守、发掘和开发,并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金玉在前,令人深思——同样作为四大岭南文化之一的雷州文化,能否学习借鉴梅州成功之路来发扬光大?我们能否精心打造出一个“雷天下”?
【直击】 “客天下”打造客家版“迪斯尼乐园”
梅州属于山区,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区位等条件的限制,经济综合实力和财力都比不上作为老牌沿海开放城市的湛江,在城市建设上也不如湛江那么基础好、有气魄、大手笔……这是本报记者初到梅州时的第一印象。
但走进位于梅州梅江区的“客天下”景区之后,本报记者的眼睛一下子发亮了——哇!想不到在偏远山区,也有这么好玩、高档次的文化旅游产业园!景区依然是人头涌涌,非常热闹,很多人跑到有“ 系客家人”五个大字的门前广场上争相拍照和合影留念;景区里漂亮大气、设施新颖、花样多多,一片欢声笑语,活脱脱一个客家版的“迪斯尼乐园”!
客家导游自豪地介绍,这里以前只是群山、荒地、养猪场、砖厂和采石场,如今是集旅游、文化、生态、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客天下”总占地面积达2000公顷,投资总额达30亿元,2006年开始正式动工建设,采取分步开发,主要由“十大文化工程”和“五大景区”组成。有客家鼎、客家赋、百米大型客家迁徙图、客家墟日图、印象客都、潘鹤四大雕塑、作家庄园、客家祠、梅花园、客天下巨石广场等十个文化含量极高的项目;以及客天下广场、客家小镇等特色景区。
【对比】 梅州新增1个国家5A级景区5个4A级景区 2011年比湛江多赚了10亿元
一组数字来看文化旅游产业魅力:
2011年,梅州新增雁南飞1个国家5A级景区,叶剑英纪念园、客天下、雁鸣湖、灵光寺、蕉岭长潭等5个国家4A级景区;2011年梅州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达1008万人次和101亿元,均比上年增长35%以上。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客天下”还只是梅州“掘金”客家文化发展经济的成功范例之一。据梅州市旅游局局长陈建新介绍,当地创建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整体策划推介“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促进旅游先锋产业快速发展。2011年,梅州被评为 “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梅县跻身“中国旅游强县”,大埔入选“中国十大最美小城”。
要知道,湛江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5A级景区呢!国家4A级景区的数量,湛江也不如梅州。而根据湛江市《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数据,初步计算2011年湛江接待游客达1812.3万人次,增长28.1%;旅游业总收入90.2亿元,增长38.2%。虽然来湛江的游客比梅州足足多了800万人,但梅州“掘金”能力比湛江更厉害,一年比湛江多赚10个亿——这,也许就是打好“文化牌”的魅力!
专家评点: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常务副院长彭青教授认为,梅州突出做好“客家文化”大文章,通过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建设,将昔日荒芜的群山变成处处是景的文化旅游产业园,渐变成传播客家文化的大观园,成为当地的亮丽名片。产业园集“生态+文化+旅游+居住”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令人耳目一新,是城市“绿色崛起”的实践者、示范区,它的建成对提升梅州城市品位、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带动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