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倭寇兵临城下时“不知救了多少人”

2011-10-23 10:14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黄跃

古井

城门

炮眼

古堡外墙

图/通讯员陈宇钦 记者协理陈希宇

 

 

青平同安古堡遗址在廉江市青平镇多别村委会所属的城地村。

古堡遗址呈四方形,高墙围筑,占地5000多平方米。古堡内部原有房屋近20座,内住20户人家,并设有学堂、客栈、街区、商店、水井等,尤如一座小城池。

同安古堡是为防海寇山贼而建的防御工事。广东省文物考古专家认为类似古堡较为少见,是广东发现面积较大的明朝古城堡之一。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古城堡,一睹它的神秘“面容”。

结构:风格独特的防御堡垒

到了城地村,我们跟随着青平镇副镇长谢頔、城地村村民走过一段林荫小径,在密林的掩盖下一座古老的城堡出现在眼前,城门、堞口、炮眼、角楼等依然清晰可见。城墙高筑,墙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野藤,还长着数棵大树。

现在的古堡城门大开,村民告诉记者,城门原有五重,其中一重门框由四块大石构成。进入大门,是一扇屏风墙,跨过屏风墙大门才能进入古城堡内。村民说:“城门顶设有炮眼和排水槽,屏风墙顶有个楼阁,上面可以居住、办公和防抵御贼寇的进攻。贼寇来犯时可用箭射和炮轰,火烧城门时可以排水灭火。”据了解,这种城门设计历史上叫瓮城,能加强防御功能。

城堡内部,庭院幽幽,长满各种野生植物,沿着弯曲的台阶,拾级而上,碉楼门口只能容一人进出。记者数了一下碉楼共有15个炮眼,炮眼外部只有三指宽,炮眼内宽外窄,视野涉及每个角度,易守难攻。

据测量,城地村的这座城堡规模雄伟,呈正方形,长宽为76.8×76.8米,城堡内面积5898平方米;城墙高7米,厚1.3米,顶部宽0.3米;四角分别建有一座碉楼,碉楼底宽上窄,高为10.5米,楼底宽为7.6米。

专家从城堡的设计和功能推测,城堡作为军用可能性大于民用。城堡城墙是用灰、砂混合土、石头等建成的,城门用大石块、木材构成,从城堡的设计、结构等推算,城堡的始建年代应在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城堡可能为防海寇山贼而建的防御工事。专家认为从城地村名推断,应先有城后有村,而南方气候潮湿,到今天城堡还能保存下来,确实少见,这可能与城堡内有村庄有人居住有关。

传奇:微缩“古城”保一方平安

脚踏着苔藓斑驳的石径,手摸着旧墙断垣,这里诠释着怎样一段辉煌历史?又演绎着多少感人的故事?

我们拨开树丫杂草走进城堡深处,栏栅围筑着一处古井。多别村委干部、城地村村民曹仁忠说:“记得80年代初,还有村民用这口井的水呢,井水特别清甜。”

据曹仁忠回忆,跨进城门,有一条砖石铺成的主“街道”,正面是大堂,历代的学堂就设在这里,主道两边分别建有两排房屋,两排房屋之间又有“街道”,还有一条走廊环绕高墙四周,城堡内每座房屋分别有三间主屋和一间副屋,设计统一,错落有致。城内民居、水井、学校、客栈、街道、商铺一应俱全,宛如一个微缩的古都城,城堡内原有村民居住。解放后,村民们陆续搬出古堡,随着上个世纪70年代最后一批人迁出,古堡内逐渐荒芜,遍生草木,而1996年的特大台风又将部分城墙损毁。

出了古堡,热情好客的城地人让我们品尝了产自城堡内的原生态蜂蜜,我们与村民们聊起关于城堡的一切,历史上的城堡,曾经鼎盛一时,在过去兵荒马乱的年代,城地村甚至周围的人都把古堡作为防御强盗的避风港。

村民说:“以前城堡里还有大炮,城堡外有护城河,通往城堡的路非常窄,真正是易守难攻,城堡不知救了多少人!”,“听老人说,明朝曾有一股倭寇围城抢掠,双方交锋一个晚上,最后倭寇被击退,以后贼寇再也不敢进村来抢东西了。”

我们又来到离古堡三公里处的息安圩,采访了86岁的老人谭元桢,一提起古堡,谭元桢就打开了话匣子。“我父亲告诉我,那年有一帮人来息安圩抢劫,还放火烧息安圩,为了活命,村民携老带幼、拉猪牵牛一齐涌进城堡里,城内的民居便成了客栈,甚至屋檐下也住满躲避贼寇的人,贼人来到城边怎么也攻不进去!解放战争时期,这里还收住过受伤的共产党员。”谭元桢告诉记者。

谜团:“同安堡”史书为何无记载

在村民的记忆中,同安堡门额上的文字有多次更改的历史,如最初的横批为:同安堡。左联:同心同德。右联:安土安人。后改为:“同安堡,同乐共和世界,安居忠厚家风。”解放后改为:“毛主席万岁,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

同安堡岁月悠久,奇怪的是,《石城县志》、《廉江县志》、《廉江军事志》、《廉江人物志》等都没有关于同安堡的记载,而据修编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石城县志》记载:息安堡,距城(廉城)西南100里,明代嘉靖42年(1563年)设。昔为边墩旧堡。仍存。

“同安堡”与“息安堡”城堡名字、修建时间、坐落位置十分相近,那么“同安堡”与“息安堡”是否为同一堡呢?

专家分析,既然门额上的文字多次更改,就不能排除由“息安堡”改为“同安堡”的可能性,因古人讲究兆头,而“同安”字义比“息安”吉祥。或者“息安堡”三字从没被刻上城墙,只是古人对息安这个地方的城堡的一种称谓,因为解放前,多别村委会原称石城县第六区息安乡多别村,明确地标明多别村属息安管辖区,息安、多别同属一处。

“从‘同安堡’的始建时间、面积、坐落的位置和功能等方面看,史载上没有记录是说不通的,除非‘同安堡’即‘息安堡’。”省文物考古专家推算道。专家还分析,史载说明,息安堡至少在光绪十八年还保存完好。如果能证明,光绪十八年间(1892年)息安附近除了“同安堡”外再没有第二个城堡,那“同安堡”即“息安堡”无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花漫港城  满目芳菲
  • 大唐雷州发电公司发电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 湛江作家感受电商产业蓬勃发展  汲取文学创作营养
  • 市残联开展全国“爱耳日”宣传活动
  • 半潜船“华瑞龙”装载13艘船舶驶往非洲
  • 湛江的墙,会讲故事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