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今年春节假期(1月28日至2月4日)共接待游客399.81万人次,接待游客数量排名前三位的景区,分别是廉江安铺古镇、赤坎老街、赤坎金沙湾观海长廊。(据2月8日《湛江日报》)
在今年湛江春节假期的文旅热潮中,廉江安铺古镇与赤坎老街充当“黑马”角色,力压金沙湾观海长廊等一众老牌文旅景区,接待游客数量跻身前三,携手上演了一出“逆袭”好戏。这一现象背后,是在“百千万工程”推动之下,文旅新业态、新场景蓬勃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变革。
廉江安铺镇,一直以特色美食闻名遐迩。但以往逢年过节,专程去安铺一饱口福的市民游客并不多。之所以能在这个春节假期火爆“出圈”,与去年新建的美食街密不可分。2024年,为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廉江全面布局美食街建设。23条美食街覆盖21个镇街,安铺镇是其中的佼佼者——安铺骑楼街老字号商铺林立,东街的簸箕炊、南街的糯米鸡、西街的肠粉,每一口都是地道的特色风味;人民七路美食街形成“一天五市”格局,早茶、午餐、下午茶、晚饭、夜宵,全天不间断满足游客味蕾。表面上看,这是“美食一箩筐”带来的烟火气;而实际上,真正的秘诀在于“资源整合”与“场景营造”。
以往,安铺美食分散在镇内各处,游客需四处寻觅,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如今,新建的美食街将分散的美食资源整合起来,让游客能“一站式”尝遍当地美食,大大节省时间和精力,满足了游客高效获取美食体验的需求。
美食街不只是美食的集合,更是生活场景的构建。它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充满烟火气的社交空间:新春佳节,一家人围坐品尝美食,游客与居民交流美食心得。这种生活化场景与春节团聚、交流的氛围高度契合,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和人情味,于是成为春节假期家庭出游、亲友聚会的理想选择,激发了游客分享欲,通过社交平台“发酵”,进一步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爆款”就是这样炼成的。
再看赤坎老街,过去一直是湛江文旅的“门面”与“顶流”,但论春节假期的人气热度,比之同处一区的金沙湾观海长廊,往往有所不及。但今年,赤坎老街实现了“逆袭”,将金沙湾观海长廊压在了身后。当地政府举办的非遗巡游等新春活动功不可没。今年迎来首个“非遗春节”,赤坎结合“百千万工程”,将“非遗巡游”搬到老街,大年初一至初六,醒狮、飘色、国色芳华秀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赤坎老街成为欢乐的海洋。此举将非遗民俗融入春节旅游,打造出极具特色的文旅新场景,使赤坎老街从一个普通的历史文化街区,摇身一变成为传承和展示传统文化的大舞台。
从文旅新业态来看,赤坎老街的非遗巡游,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创新之举。它打破了以往老街静态展示历史建筑的模式,赋予老街动态的生命力。游客不仅能欣赏到老街独特之美,还能参与到湛江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中,实现从“看景”到“入境”的转变。这种新业态,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涵,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品位,还带来了“在老街过非遗春节”的沉浸式体验感,满足了游客对文化体验的高层次需求。
从这两匹文旅“黑马”的“逆袭”之路可以看出,文旅产业要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创新,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培育新业态、打造新场景、拉动新消费。在旅游需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单纯的自然风光或历史遗迹展示,已难以满足游客对新鲜感、体验感的追求。老牌景区若不积极向“新”求“进”,就容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新兴旅游目的地超越。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想要凭文旅产业“出圈”的地方,也不妨多学习安铺镇和赤坎老街的好经验——深度挖掘本地特色资源,进行整合和创新开发;注重场景营造和活动策划,结合不同节日和季节特点,举办多样化活动,提升游客体验感。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文旅市场中脱颖而出,甚至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