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山茶、红掌、年桔……在赤坎海田创意广场的迎春花市里,各类鲜花绿植摆设成市,放眼望去一片春意盎然,市民纷纷前来选购鲜花装点居室,迎春气氛浓厚。(据1月20日《湛江日报》)
逛花市、买年花,是许多湛江人不可或缺的过年仪式。今年我市迎春花市热闹非凡,为市民带来了繁花似锦、喜气洋洋的浓浓年味,感受到了五彩缤纷的人间“烟火气”。
众所周知,迎春花市传承着辞旧迎新的独特仪式感。每年这个时候,透过争奇斗艳的花卉、人头攒动的街市,由此带动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全面聚集,描绘出的是“年货经济”的新图景。持之以恒办好迎春花市,不仅要将安全措施落实好,而且要把现场秩序维护好,让市民逛花市更惬意,用过硬产品和优质服务赢得好口碑。
迎春花市,首要的是在“花”上做文章。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升级,湛江年花的品种越来越多,造型越来越美,既要打造蝴蝶兰、水仙等网红花卉,也要积极引进进口品种,进一步丰富花的语言,让人感受到别样的姹紫嫣红、春暖花开。在此基础上,要融入“带货直播”,打造线上购花新模式,让市民动动指尖就能“足不出户、盆花到家”。
花市的看点在“花”,既要赏花,也要识花,还要品花。譬如,利用短视频、抖音等形式,更生动、更直观地普及花的知识;运用3D、沉浸式互动投影等方式,更潮、更萌地讲好花的故事……只有不断推陈出新,借助时代与技术的力量深挖花文化内涵,才能进一步提升市民的审美意趣、生活品位。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市”不同。湛江花市已发展为“集市”,折射的是美好生活之变。在加入吃喝玩乐购等一系列商业元素的基础上,要积极融入岭南文化、民俗风情、传统年俗等基因,这样才能激发市场活力、集聚更多人气。无论是非遗手作展演,或是音乐快闪趣味表演,还是传统年俗表演,这些新玩法有创意、有新意,让市民有了更“混搭”的体验。
再者,要把迎春花市“新”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热度延续下去,还得进一步加强消费群体研究,创新消费场景,在延长花的产业链上做文章,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做大“美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