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邂逅书吧

2025-01-07 11:14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邓剑

前不久,听同事说霞山绿苑公园办起个公益书吧,很有特色。我心下便生了向往,想着要抽空去看看。

一个暖阳倾洒的午后,我踏入霞山绿苑公园,仿若踏入一片静谧的绿洲。葱茏绿意间,一座小屋静静伫立,花丛环绕,宛如桃源之境。

走近,“半城雨·绿苑公益书吧”的牌子映入眼帘,这名字恰似一首意蕴悠长的诗。“半城”,似曾相识。我20世纪70年代末在湛江读书那时,湛江市主要由霞山、赤坎两区组成,相隔十多公里,各占一半,市区的同学说他们生活在“半城”里。而那“雨”字,恰似神来之笔,以灵动之雨喻书,仿若书是润泽精神世界的甘霖,这名字便悄然在心底晕开一抹诗意。

踏入书吧,四十余平方米的空间满是书架与书桌,各类书籍井然陈列,琳琅满目。这些书皆来自社会各界的慷慨相赠,有本土作家的心血之作,也有文化人士的珍藏。五千余册书册册皆含深情,仅岭南师范学院宋立民教授一人便捐出千余册,令人感怀。

听介绍,书吧缘起于霞山区作协的构思,本是为作家们构筑学习交流港湾,推动文学创作再创辉煌。未曾想,自诞生那刻起,它便以独特魅力吸引着四方来客。室内常坐无虚席,书吧外面的座椅上也坐满了沉浸于书海的人。白发老人、文化学者、亲子家庭,皆在这方天地寻得心灵归处,沉醉于知识的浩瀚海洋之中。

随着书吧运作的探索渐见成效,“半城雨”突破书吧的固有模式,辖区内“半夜雨·红舫公益书吧”“半城雨·红色公益书吧”“半城雨·文化宫公益书吧”相继建成,每一个书吧都有其主题,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机关单位、街道社区积极参与,助力这些书吧发展壮大。同时,还定期邀约名家讲学,不定时走进机关、学校;区作协公众号定期推出以“半城雨”为主题的会员创作成果。一系列举措使得“半城雨”成为远近知名的文化品牌。

更令人赞叹的是作协开创了“书吧+创作基地”的跨区跨省拓展模式,为作家提供了深入生活、面向读者的平台。徐闻县的“半城雨·南极村公益书吧”、广西陆川县的“半城雨·山海公益书吧”正是在这种模式下相继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而使书吧成为作家与读者交流互动的纽带,为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播构建起一座充满活力的桥梁。

站在书吧中,指尖轻抚着一本本排列整齐的书籍,我感受着知识的温度。而书吧内外弥漫着求知的浓烈氛围,不正是霞山区作协不懈追寻的热度吗?

编辑:徐卫民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霞山公安举行“110宣传日”活动
  • “零距离”感受基层所民辅警的一天
  • 高速“志愿红”助农采收好“丰”景 
  • 非遗展演亮相老街
  • 安铺魅力足
  • 湛江市立体绿化示范项目基本完工 为“绿美湛江”增绿添彩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