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湛江再获省级现代化海洋牧场“补改投”资金1亿元

助推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2024-12-31 18:49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记者许翠燕 通讯员龙美霞

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继9月份第一批省级现代化海洋牧场一级开发主体“补改投”扶持资金1亿元落地后,近日,省财政厅再次下达我市海洋牧场“补改投”资金1亿元,累计2亿元,为获批试点地市中最高,为我市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创新探索可行路径 资金活水注入“蓝色粮仓”

传统模式下,政府对项目的支持是直接给予财政补贴。财政资金“补改投”改革,是指优化财政资金分配管理,选取部分支持经营性领域和准公益性领域发展的无偿补助资金,探索改为股权投入,有效积累公共资产,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种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

近年来,湛江以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契机,大力实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十大行动”,加快建设全国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市。打造“蓝色粮仓”,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为此,市财政局积极向省级争取资金支持。一方面,协同主管部门,精准对标专项资金扶持领域,详细梳理本市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另一方面,主动加强与省级财政部门及相关厅局的沟通衔接,积极参与省级组织的项目评审答辩会,全方位展现我市争取资金、用好资金的决心与能力,为城市建设发展引入更多资金“活水”。

经过对我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情况的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我市选取开发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为一级开发主体,通过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聚焦能够形成经营性资产的资金项目,引导更多资金更加精准有效服务“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

放大财政资金效应 助力海洋牧场“造血”

根据市政府审定的建设方案,市财政局及时将第一批“补改投”资金1亿元拨付到一级开发主体。该项资金在三个月内已全部高效投入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建设,主要用于湛江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际水产城(一期)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座底式桁架智能养殖平台建设。

目前,上述两个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其中湛江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际水产城(一期)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道路与土方工程、主体工程和迁改工程建设,座底式桁架智能养殖平台的第一组、第二组网箱平台已经完成下水安装。

两个项目涉及深远海养殖装备、海洋牧场精深加工、海洋牧场冷链物流等环节,将助推湛江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发展。

财政资金的支持,不仅加快了项目的建设,还撬动自筹资金及社会资本投入1.32亿元,中期评估撬动比例达到1:1.32。通过市场化运作,财政资金以股权形式进入市场,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这一转变不仅克服了传统拨款方式的诸多弊端,还通过杠杆效应撬动了更多社会资本,极大地提升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提升资金使用质效 激发蓝色海洋经济活力

根据安排,我市第二批“补改投”试点资金重点支持“木改塑”养殖网箱试点项目、国际水产城项目、流沙湾1号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产业园、海上综合服务保障项目等重点海洋牧场建设项目。

这种定向投资策略,将有效推动湛江水产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为我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铺设了快车道。此外,省级补助资金实施“补改投”形成的资产和后续收益等均留存于当地,统筹用于相关领域滚动投入。

以湛江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际水产城(一期)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座底式桁架智能养殖平台为例,未来通过项目,可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包括冷库出租收入、产品展销平台出租收入、物业管理费收入、养殖收入等,可实现企业整体运营良好收益,激发一级开发主体经营新活力。

“补改投”专项资金模式,不仅确保财政资金科学高效运用,而且将过往单纯的“补”后“则止”,变成“投”后“辅治”,促进国有企业和项目可持续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对激发社会资本投资热情、引导资金投资方向具有积极的意义。

编辑:王闻闻
值班主任:苏碧银
值班编委:钟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全国最高185米现浇混塔陆上风电项目建成投产
  • 廉江: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多点开花”入选广东“百千万工程”实践案例
  • 湛江市首届“童声‘湛’放”儿童观察团成立
  • 国风古韵迎新年
  • “鲜美湛江”2024年湛江市职工书画比赛作品展开幕
  • 民生保障项目蹄疾步稳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