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新编历史话剧《屈原》:讲好屈原故事 绽放时代光彩

2024-12-16 16: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王建宏 张锐

日前,新编历史话剧《屈原》获得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在屈原故里湖北宜昌引发观众热议。

“我们广泛汇聚优势力量、组织文艺工作者聚力创新,以现代叙事方式,再次将屈原的故事搬上舞台。”宜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珊珊说。

创新体现在新编历史话剧《屈原》的方方面面——创新非线性叙事方式,运用具有再生意义的艺术创作实践,赋予历史人物以现代人文意识,赋予历史意蕴以新的时代内涵;创新戏剧语言表达体系,以“新编无场次话剧”的形式,塑造了具有当代情感表述和精神深度的人物形象;创新舞台艺术表达和呈现形式,采用分层式舞台、移动式道具、剧情式灯光、沉浸式舞美等手法,营造神秘、灵动、瑰丽的“元宇宙”叙事空间。

“一开始写这个剧本,我心里完全没把握。”新编历史话剧《屈原》编剧、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黄维若说,他多次走进宜昌、荆州、随州等地采风,收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反复阅读屈原诗歌作品,整个剧本七易其稿。

“扮演屈原确实是不小的挑战。”剧中屈原的扮演者、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中心主任、话剧演员王洛勇说,“塑造屈原形象的过程中,我逐字逐句研读《楚辞》,走进博物馆感受楚人瑰丽的想象,从文物拓片上观察楚人的生活状态,沿着屈原流放之路采风,感悟屈原一路颠沛仍矢志不渝的坚贞,走进屈原故里感受当地群众对屈原的深深怀念之情,最终完成对屈原精神的追溯。”

“该剧除了立意新颖、构思新奇,更重要的是在历史命运、国家命运、文化命运、个人命运的交汇之中,写出了屈原心灵世界的新意,表现出荡气回肠的诗意。”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说。

自2023年3月武汉首演至今,该剧先后在北京、上海、宜昌等地展演60余场,现场观演人数6万余人次,线上观众达1000万人次。

宜昌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覃照表示:“屈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长江文化的明珠、荆楚文化的翘楚,是彰显中华文明内核的重要符号。我们将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从屈原精神宝库中不断汲取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编辑:何海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驻南三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村晚“搭台” 文化赋能兴乡村
  • 小花朵撬动大产业 年产销量突破20个亿
  • 廉江文旅地标“上新”
  • “湛江制造”畅销“一带一路” 前11个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小家电15亿元
  • “和合之声”:唱响“鲜美湛江”新乐章
  • 湛江村晚总导演点赞流沙湾“很好很美很震撼”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