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乐田公社精深加工生产线正式启动,农作物从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被精准记录并同步呈现,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追溯。(据11月16日《湛江日报》)
全省首家全产业链数字化种植企业落户雷州,一改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方式,种植户坐在空调屋内,轻点鼠标,可实时获取田间信息,指挥浇水、施肥和杀虫等操作等系列操作……这标志着湛江农业正开启加“数”前进新时代。
数字化种植作为一种新型的种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全面的数据管理,实现整个流程的透明化和可视化,它既能提高特色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品控,又可以促进农民增收、精准助农。这也再次印证了,在数字赋能之下,田间作业将会更加轻松、智能,数字化为现代农业插上翅膀,大有作为、大有可为。
必须看到,让现代农业加“数”前进,湛江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牢固,掌握新技术、新设备的农村人才缺乏。当务之急,一方面,要抓硬件。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进电信普遍服务,提升农村及偏远地区通信基础设施供给能力,以需求为导向推进5G网络和千兆光网向乡村延伸覆盖……另一方面,要抓软件。从建强“新农人”队伍开始,通过送出去学、请进来教、集中办班培训等多种形式,培育一大批既懂农业农村、又懂数字技术的实用型农村人才,以适应数字时代的新变化。
云端发力,数字赋能。循着数字农业发展的“施工图”扎实推进,湛江已经奏响数字时代的田园牧歌,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接下来要做的,依托“数字农业”多场景应用、全方位发力。坚持数字赋能推动智慧生产、三产融合、线上销售和乡村治理,将数字化大量运用到农业生产、乡村旅游、乡村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既大量“蓄水”,以数据流带动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物资流等向农村集聚;又积极“布新”,为乡村振兴带来全新的发展方式和治理方式,促进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交易的数字化转型……如此,数字乡村的新图景也将越来越美。
科技赋能,让现代农业加“数”前进,湛江恰逢其时,未来可期。广袤的港城大地,一幕幕生动应用场景,必将诠释出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