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记者从市发展和改革局获悉,近年来我市集中精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形成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抓发展、抓投资、抓项目的浓厚氛围,促投资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切实有效的投资拉动作用。近五年来,湛江市固定资产投资体量持续居粤西地区首位,5年平均体量超1250亿元。
2019年、202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对比图显示,2019年我市工业投资占比为29.7%,2024年1—9月达到56.4%;基础设施投资2019年占比27.1%,2024年1—9月增至31.80%。由此看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正在逐步促升级、优结构,有利于助推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近五年来,我市重点项目开工数量屡创新高,成功推动宝钢湛江钢铁氢基竖炉项目、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廉江核电一期项目、乌石油田群开发项目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促投资工作持续取得成效,为湛江发展蓄积了前进动能。
有效投资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引擎,有利于加快潜能释放,拉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稳定经济发展基本盘。我市通过“四个机制”,推动全市凝聚合力促投资、谋破局。率先建立湛江市稳投资工作专班机制,进一步强化湛江投资工作人员队伍力量,坚决把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定经济大盘的关键工作抓手;率先建立“管行业必须管投资”工作机制,将全市投资工作分成19个细分行业,实现网格化管理;率先建立“日调度周通报”的专班机制,每日通报全市投资动态、每周调度全市投资进展,以“只争朝夕”的姿态推动投资稳增长;率先建立工作激励机制,制定“湛江市稳投资十条”,推动形成创优争先的工作氛围。
与此同时,我市以重大项目作为稳定投资大盘的关键抓手,使重大项目投资成为湛江经济稳中向好的“定盘星”。
一方面,以骨干项目为牵引,强化对巴斯夫项目、廉江核电项目、湛江钢铁零碳高等级薄钢板项目、中科2号EVA项目等骨干项目的跟踪服务,在骨干项目引领下,今年三季度全市工业投资体量相比2022年同期已增至1.6倍。另一方面,以亿元以上项目为发力点,充分发挥重点项目“主引擎”作用,形成关键项目清单,对项目实施“挂图作战”,着力推动一批重大项目成为支撑全市投资逐步向好的中坚力量。此外,以全口径投资项目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全口径项目调度管理机制,实现线上统一调度;以管理在建项目的方式管理前期预备项目,做好项目谋划储备,激活投资增长的持久动力。
项目要素有保障,才能加快建设进度,真正助力我市实体经济做优做强。我市成立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总指挥部,并率先在重大任务一线成立并联审批工作联合委员会和工作专班临时党支部,为项目提供政策机制保障。
我市作为全省第二个、粤西首个上线政务大数据中心分节点的地市,通过数字赋能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为项目优化审批流程,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做到分阶段全流程“一网通办”。同时,建立重大投资项目“全程代办”服务工作机制,建立分工协作、上下联动的代办服务网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全面推行“两个一线”工作法,多个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近期成功推动湛江京信东海电厂二期项目获省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新建合浦至湛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获生态环境部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