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
想干事是能干事、干成事的前提,核心在于一个“想”字,反映的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10月13日,市委十二届第127次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强调“要坚持干字当头,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全力推动各项部署落地见效”。
20世纪50年代,在这片红土地上,建设者们克服了材料、设备、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重重困难,前后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建起了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个现代化港口——湛江港。60多年前,为解雷州半岛之渴,湛江不等不靠建库开河,30万劳动大军日食工地、夜住山岗,“风吹只当摇羽扇,雨淋免了洗衣裳。大地当床草当席,衣裳为被蓝天做蚊帐”。是什么,把这些别人眼中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了“可能”?
答案,正是“实干”!
今天的湛江,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湛江;今天的湛江,是挑战机遇并存的湛江;今天的湛江,是期待值被拉满的湛江。对比往昔,我们干事创业的条件更好、所面临的发展机遇更佳、肩负着的历史使命更大,有什么理由甘居人后?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习惯于落后。站上新起点、奋进新征程,面对谆谆嘱托、殷殷期望,我们又拿什么去兑现承诺?
答案,同样是“实干”!
反观当下,一些人对事情缺乏激情、缺乏干劲,根本原因在于“不在状态”,最常见的表现是避重就轻、绕道而行,怕承担风险而不愿意干事,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不干事”“不到万不得已都不要碰‘烫手山芋’”等心态。连“想”都不愿“想”、不敢“想”,何谈干成事?因此,党员干部必须以“想干事”为前提。想干,才会有希望;不想,则一事无成。
想干事,又不是“乱想”——
要有“争”的意识。“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城市间的竞争,慢进就是退。要赶上领跑者,我们必须拉高标杆、挑战极限,跳起来摘桃子、跑起来奔目标,始终心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使命感,坚持争第一、创唯一。
要有“快”的观念。“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要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主动把各项工作放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大局中来审视,透过一域看全域、透过窗口观大势,对全局性工作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早思考、早研究、早谋划,做到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同时,要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
要有“拼”的劲头。“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矛盾和困难,不能有“温水煮青蛙”的麻痹,也不能有“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的漠然,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定力、“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韧劲,咬紧牙关、敢想敢拼。在一次又一次从“想”到“干”的冲刺中,拼出湛江的未来,拼出人生的精彩。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做想干事的行动者,不要当那习惯于“躺平”的清谈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