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焯稀 历史类663分 录取院校:北京大学
三年,在学校周而复始的蝉鸣和莺啼里,快得仿佛只是一瞬,而当我走出考场、回首寒窗的刹那,1000多个日夜漫漫,恍如隔世。在此衷心地感谢母校和老师,你们倾力托举,为我的学习与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也感谢一路陪伴我的同学与家人,给予我坚持奋斗的力量。下面我与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时代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学习方法 理解、记忆、练习、总结
学习是高中时代的主旋律。我的方法其实也并无过人之处,总结起来不过是理解、记忆、练习、总结四把斧而已,若再要简而言之:多练题。
语文 语文的知识点比较细碎,需要一些梳理和记忆。因为语文对于我来说算是优势学科,但是由于一轮复习时我没有好好听课,知识点有遗漏,导致后期语文成绩并不稳定。为解决这一隐患,我把一轮复习书里整理出的答题方向和各类题型又看了一遍,查漏补缺;练题时关注正确答案的表述,提高大题得分率。作文的关键在于审题,细致的审题是作文成功的一半。审题时注意题目关键词、层次、逻辑关系,作者情感态度,作文顺着写下去即可。
数学 数学对我来说难度较大,我唯一的诀窍就是多练题。分专题突破难点、练套卷提高速度,再把自己对答案时觉得茅塞顿开的点记下来,复习体悟。高考前可以再细看一遍课本,理解冷门概念、记牢公式与二级结论,并学会其证明方法,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
英语 英语背完单词、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语法、保持适量练习,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高一高二学习压力相对小,可以多花一点时间在英语上,千万不要因为不热爱就不学,最后高三积重难返。
历史 历史是我在高中时期花了最多时间去培养所谓素养的学科。初中的历史多在于背诵记忆,而高中历史更重历史解释能力。高一高二闲暇时我常去图书馆淘书,先从各类人物传记开始,了解人物所处时代风貌;然后选取一些感兴趣的历史时期,阅读历史大家的著作,梳理其分析思路和推理过程,也可以根据作者观点,模拟回答小论文题,思考自己如何下笔论述才能更有说服力。历史的选择题可以多练,注意一些基本的设错方向,如过于绝对、时间混乱、因果倒置等等,合理运用排除法和题目材料进行选择。大题则关注大题角度,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个人、历史遗存、国内与国际等。
学习之外 还有广阔的生活
我一直认为,在高中狭义的学习之外,我们还能拥有更广阔的生活。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高一高二时期,学习相对轻松,我会将课余时间投入到拓展阅读之中。图书馆无疑是我周末放松的好去处,就我个人而言,当时的阅读主要有三个方向:人物传记、西方当代文学著作和中外文史论著,它们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对后来语文与历史的学习起到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作用。
“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体育运动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释放学业压力、平复情绪的好工具。学弟学妹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可以培养一两项体育爱好以愉身心。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有人认为,高中学习拼的是心态。诚如此,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我们免不了急功近利、浮躁焦虑,而调整心态、保持持续学习兴趣则成了高中时代的必修课。我认为,持续学习的首要也必要前提是自主学习。学习是为了自己的,学习可以是为了自己探索知识时的快乐,可以是为了自己光明的未来,无论何种目的,它一定应是被自己的内在驱动力驱动的。其次,相信自己。我认为“相信”不仅仅在于相信自己学习能力和调整情绪的能力,更在于相信每次考试都是自己水平的体现。万一考到我没复习的部分怎么办?万一我考试状态不好怎么办?万一我……高一高二大考前我对这些问题的担心,无疑会对我考试时的专注度造成一定影响。而高三时我调整心态,“有什么能力考什么分”,杀死“万一”,接受每一次考试结果,因审题不当、抄错数字等造成的白白失分也都算成我以综合实力考出来的结果。这样可以帮助我减少内耗,让我更专注、更坦然、更平和地对待当下学习。最后,将目光放远。考试是必然的,排名是客观的。请不要心焦,不要烦恼,只要不掉队、坚持努力,最终的结果必然不会令人失望。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高中三年很短,也许很多人觉得还学无所得就要踏入高考考场;也许这三年又可以很长,长到在书中漫游了古今中外。祝愿各位学弟学妹们在未来回首高中的时刻,能有了无遗憾的喜悦与释然。
文字开云(中国)均由杨焯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