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以“平安夜访”助力灾后重建

2024-09-12 11:19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关月

9月10日是超强台风“摩羯”登陆徐闻后的首个“平安夜访日”。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四套班子领导及市直部门领导带头,当晚全部下沉挂点县(市、区)开展专题“平安夜访”。(9月11日《湛江日报》)

自9月6日超强台风“摩羯”在徐闻二次登陆以来,两个湛江创新探索的机制在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一是“平急转换”机制。早在台风登陆前,湛江就已“一件切换”进入“急时”状态,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设置党员先锋岗和责任区等方式,广泛动员基层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合力防风防汛。台风过境后,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急先锋”作用,顶风冒雨奔赴抢险救灾最前线,当好灾后恢复重建的“主心骨”。而另一个机制,则是“平安夜访”。在9月10日,“摩羯”登陆徐闻后的首个“平安夜访日”,全市集中开展受灾群众走访活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及时了解掌握灾区受灾情况和救灾复产进展,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平安夜访”,不是简单地看看受灾群众“平安”与否,更是通过“访”来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超强台风“摩羯”给湛江带来严重影响,如何开展好灾后重建,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同样考究调查研究的功夫。受灾地区的简报,并不能全面反映灾情。受灾群众住房有没有受损、漏水?企业在复产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蕉林受灾情况如何,理赔到位了没,又该补种什么?诸如这些问题,都必须到灾区一线把脉问诊、解剖麻雀,方能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因此,在救灾复产和灾后重建的关键时刻,通过开展“平安夜访”活动,让市、县、镇、村各级领导干部及职能部门负责人集中走访受灾群众、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很有必要。

“平安夜访”,是敲门问需的暖心之举。超强台风“摩羯”给灾区群众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痛苦,可以说,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关心,也更加迫切地想表达求助。通过“平安夜访”,党员干部敲门问需,能够深入地了解受灾群众的实际困难和迫切需求,从基本的生活物资保障,到医疗救助、农田复产、心理疏导等方面,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制”的帮助。这不仅能够解决受灾群众的燃眉之急,更能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平安夜访”,是上门问计的聚智之法。“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受灾群众对当地的情况最为熟悉,对如何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能够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当群众感受到自己的声音被听到、自己的意见被重视时,又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灾后重建中来,形成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凝聚起重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正如报道中群众点赞“平安夜访”是一个好平台,“让群众与干部能够面对面谈心,一起面对困难、解决困难”。

问需、问计之后,更要问效。报道中列了一些“干部夜访心声”,从中可以感受到,“平安夜访”不仅让受灾群众感受到了温暖,更让走访的党员干部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敲门问需、上门问计,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工作问效上来,做好“平安夜访”的“后半篇文章”。借助每周二开展“平安夜访”这个机制,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常“回访”,回头问问受灾群众对“定制帮助”是否满意,对“解题方法”是否同意,这样才能把一个个“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果清单”。

编辑:梁海飞
值班主任:苏碧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打造最富有霞山特色的“百千万工程”力作 带动全区各项工作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 徐闻一食品加工厂:生产线全力恢复
  • 徐闻县阳光志愿协会组织志愿者看望一线人员
  • 《小湛同学》亮相“慈善一条街”
  • 省市老干部书画作品联展在湛展出
  • 慈善一条街活动今日举行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