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由中国煤矿文工团、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话剧《温暖的味道》在中国煤矿文工团举行发布会。该剧是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将作为“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于9月7日至10日在中央歌剧院首演。刚刚履新就任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的靳东,作为该剧总策划、艺术总监和主演,与剧组全体主创主演共同出席了发布会。
话剧《温暖的味道》全体主创主演在发布会上合影。方非摄
话剧《温暖的味道》是一部有关乡村振兴题材的作品,讲述了黄河岸边塬底下村从苹果的黄金产区到遭遇苹果种植困境,第一书记孙光明引入新种苗与新技术,助力当地种植产业升级,引领村民重燃希望,共赴美好生活的故事。
该剧主创团队汇聚了业内精英,包括文学指导、导演王延松,青年编剧施懿展,舞美总监、设计高广健等,音乐制作人、原创歌手丁薇担任本剧音乐总监、作曲,中国煤矿文工团演员靳东、刘敏涛、张晞临担任主演,陕西人民艺术剧院也派出演员团队参演,为该剧增添地方特色。
导演王延松表示自己三年前受到靳东邀请,第一时间就与施懿展进入准备工作,“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个体会,就是中国乡村振兴的发展速度很快,我们常常刚写了一稿,就有新的信息来了,还得重新再写。”王延松受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人文主义世界畅想”的启发,提出了“新乡土审美主义”的创作思路,表示将用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和当代剧场艺术审美高度来对待《温暖的味道》这部作品:“这部话剧不仅仅讲述苹果的故事,更突出了时间的寄托、空间的寄托、人的命运的寄托,希望观众能够在故事里看到某些自身生活的轨迹和体验。”
话剧《温暖的味道》文学指导、导演王延松。方非摄
靳东透露,主创团队多次前往浙江、陕西乡村体验生活,他自己更是在陕北黄土高坡上待了8个月,“我感受到了人和土地的关系,也感受到艺术作品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见证和记录。作为艺术创作者,我们应该扛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去讲述时代的精神风貌、社会风气和人文风尚。”为此,话剧《温暖的味道》以“苹果”作为意象,从人物设置入手,在故事叙事和谋篇布局上都有所突破,靳东说:“我们想讲述的,不只是苹果的周期率,也是人的周期率,是事物的周期率;我们想表现的,不仅是一个乡村振兴的故事,更是一次关于时间的对话,一次关于新与旧理念的碰撞。相信一定会呈现出一部特别好看,既有深度又耐看的作品!”
话剧《温暖的味道》总策划、艺术总监和主演靳东。方非摄
《温暖的味道》北京演出之后,还将参加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以及2024首届江苏大戏院戏剧节演出。
专访靳东:培养人才出作品,行动大于一切
8月28日,靳东正式任命为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团长。29日的话剧《温暖的味道》新闻发布会之后,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畅谈自己对于新岗位的感想和思考。
“中国煤矿文工团1947年成立,如今已是一个有着77年历史的老团了。在这77年的时光里,我有幸陪伴了它21年。”对自己的院团,靳东流露出很深的情感,“我是2003年进团的。对于一个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外地年轻人来说,北京能有一个国家级文艺院团认可你、接收你,是一个非常大的鼓舞。所以这里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家。不管我在外面拍了多少影视作品,只要团里需要我,我都会回来的。”
2021年12月,靳东就任中国煤矿文工团副团长,如今又履新成为团长。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工作的方向,“培养人才,出作品。”他说:“人才和作品是相辅相成的,好的作品需要好的艺术家来呈现,好的演员也需要好的平台。所以我们这几年招了不少优秀人才,而且努力提供一个舞台,让大家有平台有机会来呈现。”靳东表示,希望采取“以排代练”的方式,通过排演作品,让大家更有向心力,把创作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基本功练起来。
靳东认为,剧场艺术、舞台艺术,未来会成为国家、社会、时代最不可或缺也是最能火起来的一种观演形式,他也表示自己未来会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在院团建设和舞台创作上:“归根结底,我是一个艺术创作者,我肯定不会离开我的专业,我也不会去做我完全不擅长的领域。”通过之前两年多担任副团长的经历,靳东更加认为,“在专业领域,应该专业人干专业事,我们艺术创作者有义务有责任扛起大旗。而且作为一个学戏剧的人,我觉得要尽量把自己变成一个杂家,不仅要是艺术家,也要是文学家、史学家、社会学家,甚至政治家。我这30年多年,塑造了各种人物,也在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用一句话最能代表我的内心想法:不管是在舞台上,还是生活中,行动大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