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驻湛高校了解到:今年暑假,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参加暑期“三下乡”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实践的236名大学生陆续奔赴湛江、茂名等地,累计为县镇村绘制墙绘近2000平方米、开展美育课100多节、举办非遗文化传承等活动30余场。青年学子们在烈日下、风雨中,留下了助力乡村振兴的美丽身影。
主题墙绘。
笔锋流转
绘就乡村振兴新篇章
其中,岭师美院赴廉江市石岭镇的“正红”突击队,围绕当地需求,绘制富有地方特色的柴火粽、火车等主题墙绘。《火车》穿梭在宁静乡村里,象征着旅程与成长,鼓励村民勇敢踏上追梦之旅,不断前行。绘制过程吸引到众多居民前来观看,不少儿童积极参与,大学生与孩童共同绘画的景象形成一道共建美丽石岭的风景线。
如此场景,还出现在雷州、遂溪、高州等地。岭师美院“丰芒”突击队将雷州市塘边村的墙壁化作展现乡村魅力的艺术画布;“红帆”与“染色季”突击队分别在新江社区文明实践站、廉江市多个社区墙绘,助推城乡融合发展;“胜羽”与“青里”突击队合作,一起在陈大岭村内完成150平方米的废旧墙绘,将当地英雄人物的形象融合进去,在墙绘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完善画面,激励当地村民积极有为;“星船”突击队将AI运用于墙绘项目的实施,为草潭镇新建村小学完成24节气图、为乡镇外墙绘制“草潭印象”等15个主题墙绘以及30个井盖的创意绘制工作,总面积近900平方米,成为了当地群众与外地游客拍照留念的热门打卡点;岭师美院“粤青”突击队来到云峡村,为当地小学、村庄旧墙穿新衣,队员们围绕德智体美劳等主题展开设计并绘画,墙绘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学校、村民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
美育课堂。
美育不息
化作乡村振兴新蓝图
艺术的美不仅要画在墙上,更要植根于人们的心灵深处。
岭师美院“胜羽”突击队来到茂名高州陈大岭村,先调查了解当地历史沿革、文化传统,为孩子们开展了非遗剪纸、布里生花等美育夏令营,得到广大家长与儿童的喜爱。在陈大岭村旁边的茂岭社工活动室里,“青里”突击队通过3D模型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当地镬耳墙的三维、探索福建土楼的内部结构……孩子们纷纷表示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建筑大师,亲手参与了这些建筑的设计与建设。“青里”突击队通过融合前沿的3D技术,推动“百千万工程”行动走深走实。
今年,岭师美院“红帆”突击队集中向廉江市城南街道新江社区30名儿童开设了硬笔、传统书法等5门主要课程,并与街道合作开展了超过20场大课间主题创文活动,总计服务人次超过100人。
宣传植物染技术。
非遗不辍
染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廉江市和寮镇的一个购物广场前,一群大学生在帐篷下的桌子摆满了各式扎染工艺品。这是岭师美院“染色季”突击队在推广植物扎染非遗文化,他们在帐篷里讲解示范及引导当地居民做扎染。“我们每年都去各地乡村、街道宣传植物染技术,希望更多人知道并懂得做植物染。”队员们在与居民交流时互诉心声。之后,突击队队员们又带着植物染技术走进福利院、走进街道。
据悉,“染色季”突击队还联合廉江市福利院向爱心商店捐赠了一批扎染手工艺品,此次捐赠给残疾人和特殊群体带去真情与温暖,助力“百千万工程”成果惠及各类群体。
岭师美院“红帆”突击队来到赤坎区文章湾村,调研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簕古龙,并针对簕古龙“橙子作眼,柚子皮作鼻,菠萝皮作额,菠萝叶作眉,簕古片作角,剑麻片作舌,榕树根作须,簕古果作牙”的形象特点和祈福消灾等寓意为簕古龙设计IP形象,以提升人们对非遗文化的知晓度与情感链接。
据介绍,岭师美术与设计学院近三年聚焦服务乡村振兴,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与粤西各地乡村联系合作紧密,共组织60余名教师带领1000多名学生、建立50余支队伍,奔赴各地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美育课堂等实践,与廉江市中塘村、遂溪县草潭镇等地建立了长期对接帮扶关系,展现出落实“双百行动”的艺术担当。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