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孩子考上大学,全家人都高兴,积极为其作入学准备。在购买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上那是有求必应,换上一台新手机,采购一个行李箱,添置一套被装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但为满足孩子需求还添置了平板电脑、耳机、笔记本电脑等,一下多花一万多元。朋友连声感叹:“上个大学开支太大,真有点承受不了。”
开学在即,新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同样需要购买书包、文具等,有些家长还为孩子添置智能手表,甚至手机之类,生怕孩子在“装备”上逊色于别人。可见,“开学经济”带来一波消费潮。但有些“装备”的添置似无必要,像平板、电脑、耳机和小学生用的手机,明显偏离了理性消费轨道,实质上是攀比心理和盲目消费的结果。
年年开学季,年年消费热。它折射出社会消费观念的变迁和学生心态的变化。一些学生容易受到外界诱惑,将高档电子产品视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从而忽略了学习工具的本质。而不少家长一味迎合、无节制地满足孩子所有要求,总觉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用昂贵的消费满足攀比虚荣心理。
开学消费要回归理性。一味迎合孩子,可能让孩子养成过度消费、超前消费、追求奢侈品的不良习惯。还会让孩子养成大手大脚,忽视节俭本色,影响孩子良好品质的塑造,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不少家庭为孩子添置各种用品,超出家庭经济实力,加大了负担,接下来日子过得紧张拮据,就更不应该了。
孩子入学只是迈开人生的又一步,今后的路更长。不论中小学还是大学生入学,家长一定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让他们明白学习的成果并不主要取决于物质条件的优劣,而是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勤奋程度。要把“开学经济”作为重要契机,教育孩子按需购买,应坚持实用性、安全性优先的原则。要在学生中倡导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学校应将理性消费纳入德育的重要内容。
新生入学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入学第一天就应该为孩子们上好科学理财、理性花钱、勤俭节约教育课,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使未来学习生活之路走得更稳更好。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