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晚,2024年广东省“四季村晚”秋季示范展示活动在赤坎区文章村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市文广旅体局指导,赤坎区文旅体局、北桥街道办主办,以“和美乡村 魅力赤坎”为主题。(据8月25日《湛江日报》)
“四季村晚”主体活动包括四个阶段:春季热启动、夏季大联欢、秋季庆丰收和冬季暖回顾。通过展示各地乡村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融合乡土文化、乡村旅游等元素,打造反映农民精神新风貌、乡村振兴新气象的载体。
“仓廪实而知礼节”,在农民群众口袋鼓起来、生活好起来后,精神饱满起来亦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而恰恰这种萌生于民间、根植于乡村、来源于群众的草根特性的“村晚”模式,正是重铸乡村群众精神家园的聚力抓手。“村晚”是群众的舞台,舞台虽小,但一样有料有戏,营造出了热闹祥和的文娱氛围,因而这些年受到了农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认可。
赤坎文章村作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其在保留原有自然风貌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本土传统文化底蕴,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通过“四季村晚”这样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吸引了外界的目光,为乡村带来了更多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这种以文化为媒介,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模式,无疑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季村晚”不仅仅是一场场文化演出,更是一种乡村文化建设的新模式。它打破了地域限制,让乡村文化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魅力;它突破了形式束缚,让乡村文化以更加多元、更加生动的方式呈现给世人。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村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创新模式的出现,无疑将引领乡村文化建设的新风尚,推动乡村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让“四季村晚”行稳致远,需要我们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实践。各地要继续坚持村民唱主角的原则,让乡村文化真正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要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让乡村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让乡村文化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绽放光彩。只有这样,“四季村晚”才能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