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游雷州青年运河

2024-08-05 11:1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吴芝林

周六早晨,晨光洒落脸上。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坐上开往雷州青年运河的列车上……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在欢声笑语中过去了,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气势恢宏的壁画,“雷州青年运河”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们沿着前辈的足迹踏级而上,尽管是六月骄阳似火,这里却是人山人海,党旗飘飘。我们戴起党徽,迫不及待地拉开“传承运河精神,永葆清廉本质”的活动横幅,在那块闪耀着“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牌匾下排好队,让相机记下这美好的时刻。

拍完照后,我们跟着景区讲解员的步伐,来到了工地劳动场景展示厅,仿佛看到当年三十万劳动大军战天斗地的意志,他们有的手挖肩挑,有的挥着锄头铁铲,有的拉着车子……以排山倒海的英雄气概投入到劳动中去。为了提高工作效益,还自制了许多劳动工具,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工程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遇到大块石头,除了锄挖,还用棍撬、锤打等等,什么办法都想得出来。

走出工地劳动场景展示厅,我们来到党建工作展示厅,了解到当时为带领广大民工自力更生,日夜奋战,工地各级行政机构负责人都兼任党组织负责人,积极践行初心使命,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担当作为,真正做到工地在哪里,党组织就在哪里,共产党员就冲锋到哪里。正因为这样,才会有一批又一批人坚定信念,忘乎自我,忘乎家庭,夜以继日地投入在工作中。

离开党建工作展示厅,我们来到民工宿舍用品展示厅,从民工当时所用的工具来看,我们就体会得到当时的环境,他们知难而进,忘我工作,不怕霜露寒冻,吃的是番薯、芋头及南瓜干,住的是自带材料搭起的竹木草棚,山头当床,天当蚊帐,日食工地,夜住山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正所谓:“脚踏地球手托天,气吞山河服自然。”

雷州青年运河是国家水利风景区,有5000多公里长的河流,孕育着二省三市人民;是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还是广东省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重点建设示范点。

有了雷州青年运河,昔日干裂的田地换上了绿装;有了雷州青年运河,昔日贫穷村庄成了富饶的鱼米之乡;有了雷州青年运河,遂溪成了中国第一甜县;有了雷州青年运河,廉江成了中国红橙之乡;有了雷州青年运河,雷州成了中国大粮仓……

啊,雷州青年运河,你用柔软的波涛抚摸着我们,我们血液中流淌着你的河水,你是“及时水”,你是“母亲河”。望着你奔流的风姿,河沿上的树诉说着你当年的故事……

雷州青年运河啊,你碧绿的河水,绿得深沉,绿得清新,绿得照人。你流淌着三十万劳动大军的汗水,流淌着二省三市人民幸福的热泪……


编辑:徐卫民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坡头区全面深化数据要素改革
  • 巴黎奥运会 | 樊振东夺得乒乓球男单金牌
  • 巴黎奥运会 | 刘洋夺得男子吊环冠军
  • 高温带火“避暑游”
  • 雷州夏种,无人机播种忙
  • 深圳发布低空经济发展“路线图”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