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笔者和众多市民一样,在报纸上、电视中关注奥运报道。湛江晚报在《追梦巴黎、激情奥运》专栏中,对奥运赛事作了及时详尽的报道,满足了读者对赛事的需求。
巴黎奥运会运动场上每天都有奇迹发生,也有遗憾岀现。每当看到中国的选手上场,总希望他们能速战速胜,拿到奖牌,而且最好还是金牌。那种自然形成的情绪,使众多人陷入以金牌论英雄,能赢不能输的怪圈中。
作为观众,以什么样的心态观看奥运赛事,大有讲究。每次世界级大赛展开,各主流媒体总是呼吁:要理性看待竞技体育,要用淡定从容的心理对待奖牌。仔细琢磨体会,也确是如此。运动员上场奋斗的目标当然是力争拿奖牌,为国争光。但更加重要的是在比赛过程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迎难而上、拼搏到底。这是赛场上最为动人的亮点,比金牌更闪耀、更珍贵、更令人敬佩的气质精神。在体育场上,从来没有绝对成功的比赛,每一次都是殊死拼搏,白热化的争夺,成败得失就在分秒之间。在男子气步枪射击中,盛李豪沉着冷静,枪枪击中靶心,一举夺得两枚金牌,成为本届奥运会首个双金牌获得者,人们为他喝彩,向他祝贺,同他共享荣誉。在同一个赛场,中国选手黄雨婷仅以0.1环之差遗憾摘银。还有更多运动员豁出去努力了,但最终没能站在领奖台上,带着遗憾离场。奥运会上的每一项赛事都是世界最高水平的角逐,能摘金夺银者非常了不起,可谓创造了奇迹。在瞬息万变的赛场,对运动员而言,更多的还要能承受失败,能承受与奖牌失之交臂的结果。我们看到每一场比赛,运动员都能正视对手、挑战自我、尽力做到最好,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能耐,尽管结果不如人意,同样值得点赞,虽败犹荣的精神同样令人敬重。暂时失利没关系,不言放弃才更可贵。对观众而言,对运动员的表现要多一分理解,多一些包容,多一点鼓励,不要陷入唯金牌论英雄的怪圈中。
能够站在奥运会赛场上,都是了不起的运动健将,都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不是所有人都能到达运动顶峰,不论比赛结果如何,对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每一次全力以赴殊死拼搏都值得我们报以掌声、致以敬意。竞技体育比赛总是伴随失误和遗憾,但只要保持住那股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每个运动员都能成就自己人生的金牌;每个观众都能从运动员身上吸取力量,振奋精神,跑好人生的每一趟接力赛。
巴黎奥运会的赛事还在继续进行,我们将持续关注每一场比赛,我们为突破喝彩,为拼搏加油。我们尊重赛场上每一种结果,努力使自己的观赛姿态更成熟,心态更理性,情绪更淡定。这是文明涵养的表现,也是践行奥运精神的体现。